邓小平统战理论与实践(5)

邓小平统战理论与实践(5)

三、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几个重要方面和领域

(1)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邓小平同志高度评价了各民主党派的历史贡献。他说:“我国各民主党派在民主革命时期同我们党共同奋斗,在社会主义时期同我们党一道前进,一道经受考验。”同时高度评价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的成员及所联系的人们的科学文化优势,指出:“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的成员以及他们所联系的人们中,有大量的知识分子,其中不少同志有较高的文化科学水平,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不少同志是学有专长的专门家,他们都是现代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现在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已经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和人民团体,成为进一步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邓小平同志更高度评价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并为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作了不懈的努力。他提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多党派的合作,这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也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和优点。”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批示,提出“要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完善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协商制度,进一步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1989年1月2日,邓小平同志在民主党派成员所提建议上批示:“可组织一个专门小组(成员要有民主党派的),专门拟定民主党派成员参政和履行监督职责的方案,并在一年内完成,明年开始实行”。根据这个批示,中共中央制定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作出了一系列明确的规定,于1989年12月30日下发执行。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同样极其重视民主党派参政和监督问题,他指出:“在当前新的长征中,在四项基本原则的指引下,实行互相监督,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对于增强和维护安定团结,共同搞好国家大事,是十分重要的。在国家政治生活和各项事业中,由于中国共产党居于领导的地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工作做得好坏,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同时,由于我们党的执政党的地位,我们的一些同志很容易染上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宗派主义的习气。因此,对于我们党来说,更加需要听取来自各方面包括各民主党派的不同意见,需要接受各方面的批评和监督,以利于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克服缺点,减少错误。我们热忱地希望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以主人翁的态度,关心国家大事,热心社会主义事业。就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各方面的工作,勇敢地、负责地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和批评,做我们党的诤友,共同把国家的事情办好。”

(2)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粉碎“四人帮”后,拨乱反正最早是从科学技术和知识分子问题开始的。1978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科学大会上讲话,“主要讲了两个意思,两句话。一句叫做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一句叫做中国的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邓小平同志还提出:“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不论脑力劳动,体力劳动,都是劳动。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也是劳动者。将来,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更分不开来。……要重视知识,重视从事脑力劳动的人,要承认这些人是劳动者。”他还强调指出:“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用人才。”“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邓小平同志还十分重视列知识分子的统一战线工作。他指示:“知识分子问题,统战部应注意。知识分子的安排、待遇,包括政治的、生活的,别的单位不能从总的方面去考虑。现在发现知识分子外流,程度很严重。……解决这个问题单靠政治不行,还要有物质。讲按劳分配,他们没有按劳所得,待遇不合理。要制定一系列制度,包括学位职称评定等。把知识分子团结起来,要有制度。统战部要研究,要管,要综合反映这方面的情况,反映全貌。解决问题是整个国家的事,党中央也要注意这个问题。”

(3)公有制占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公有制占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邓小平同志指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的,不是发展资本主义,只要我们坚持公有制占主体和共同富裕,就不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他说:“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现在占整个经济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同时,发展一点个体经济,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欢迎中外合资合作,甚至欢迎外国独资到中国办工厂,这些都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这样做不会也不可能破坏社会主义经济。……会不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个别资产阶级分子可能会出现,但不会形成一个资产阶级。”他还尖锐地指出:“有的人认为,多一分外资,就多一分资本主义,‘三资’企业多了,就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就是发展了资本主义。这些人连基本常识都没有。我国现阶段的‘三资’企业,按照现行的法规政策,外商总是要赚一些钱。但是,国家还要拿回税收,工人还要拿回工资,我们还可以学习技术和管理,还可以得到信息、打开市场。因此,‘三资’企业受到我国整个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归根到底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的。”

责任编辑:闫文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