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百年来中华儿女前赴后继最终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唯一正确道路
对于梦想来说,道路的意义在于通向实现的可能性,对正确道路的探索就是对梦想实现途径的追寻。从开眼看世界的林则徐、魏源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派,从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怀揣救亡图存、民族复兴梦想的一代代志士仁人在漫长的黑暗中摸索了大半个世纪,一条又一条似乎有着光明前景的道路最终却被证明是行不通的。列强的欺辱日盛一日,原先的泱泱大国日复一日地沉沦,亡国灭种的危机不断加深。到底路在何方?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答案。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在共产主义这面旗帜下汇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从此有了新的领导、新的道路和新的前途。从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到土地革命,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新中国成立,短短28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过去80年各个政治派别和各种救国方案都没能做到的事情:获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三座大山”,走上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道路。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如同在1949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的时候,毛泽东曾指出的:在过去的28年中,“我们仅仅做了一件事,这就是取得了革命战争的胜利。……但是我们的事情还很多,比如走路,过去的工作只不过是像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华民族在近代以来就一直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前一个任务完成了,但是在圆梦的道路上,后一个任务比前一个任务已经花费了和将要继续花费更多的时间。经过建国初期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曲折徘徊,多灾多难又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民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最终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圆梦之路。“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需要指出的是,在如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的历史时刻,我们不但应该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同时要进一步赋予“中国梦”以更加丰富的价值内涵,那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只有这样,通向梦圆的道路才会有坚实的路基,也才能让我们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众志成城的集体主义精神是“中国梦”的独特精神气质
在奔赴梦想的道路上,我们将以何种方式组织起来,或者说如何最大化地发挥人的作用?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美国梦”浓缩了美国的文化精神,集中体现为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观。由于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悬殊,实现国家梦的途径也不可能是雷同的,只有符合国家传统、价值理念和发展阶段的方式方法才是实现梦想途径的试金石。由于受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国人特别看重家庭和宗族,在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又尤其重视集体主义所发挥的作用,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观念深入人心。每当遇到像地震、洪水这样的灾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总能使我们化险为夷,走出困境。现实的“中国梦”从根本上说是全体 中国人民的 梦。也是国家富强与个人命运的高度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与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观相异的精神支柱,在中国国家梦想的实现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说过,未来社会是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和利益实现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也是社会全面进步的条件和标志;另一方面,坚持整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要求在为国家前途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发展和个体利益。这种科学的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划清了正当的个人利益和极端个人主义的界限,强调个人发展与国家目标的一致、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的统一,人的需要、权利的满足和自身素质提高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为国人思想观念嬗变起指导作用,也会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