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票根如何撬动城市活力?

一张票根如何撬动城市活力?

105012025072300020924

7月23日,“看电影,爱生活——2025北京仲夏电影嘉年华”系列活动在京启动。新华社记者 杨淑君 摄

《北京日报》7月24日消息:7月23日,“看电影,爱生活——2025北京仲夏电影嘉年华”系列活动启动,将推出总规模1000万元的北京暑期国庆惠民观影活动,进一步撬动电影“票根经济”。《东极岛》《罗小黑战记2》《捕风追影》等京产影片主创现场推介作品。

一张电影票根,究竟能释放出多大的经济与文化能量?2025北京仲夏电影嘉年华以创新实践给出了极具启示性的答案。这场由政府部门精心策划、千万元观影补贴强力驱动的暑期文化盛会,不仅凭借《东极岛》《罗小黑战记2》等一系列高品质京产影片,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更以“票根经济”为创新纽带,深度融合文商旅体各领域,全方位激活城市的消费活力,充分彰显出文化产业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与巨大潜力。

“票根经济”的创新实践,打破了传统单一观影消费的局限,构建起跨领域、深层次的消费生态体系,生动诠释了经济学中的“乘数效应”理论。每1元观影补贴,所撬动的远不止电影票房的直接增长,而是通过巧妙的消费场景设计,将文化消费延伸至餐饮、零售、旅游、娱乐等多个领域,形成了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暑期档联动猫眼、美团平台,实现观影购票优惠与商场餐饮福利互通,“跟着电影品美食”活动联动美团,平台将提供约25万份优惠券包,以低成本票根为“消费入口”,降低决策门槛,引导关联消费。北京市商务局积极联动百家商户开展节庆促销、延续家电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等举措,更是让“观影红利”渗透到城市经济的每一个角落。相关数据显示,类似“票根经济”的创新消费联动模式,可带动周边消费增长3—5 倍,印证了政策“以小博大”的科学性。

优质内容始终是文化消费持续繁荣的根基所在。此次嘉年华期间集中上映的京产影片,如《东极岛》《罗小黑战记2》《捕风追影》等,无一不展现出创作者对品质的执着追求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东极岛》剧组1:1复刻巨型战俘船,精心搭建四大场景,还原24艘可下海渔船,影片40%的水中戏份更是创下华语影史纪录;《罗小黑战记2》制作团队耗时6年精心打磨20万张原画,通过逐帧绘制技术确保画面流畅度,将温暖治愈的情感内核与全面升级的视听语言完美融合……这些影片凭借其独特的题材、精湛的制作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与文化认同。当观众为《东极岛》中展现的平民大义所感动,为《罗小黑战记2》的温暖治愈而心生触动时,电影票根便超越了单纯的消费凭证范畴,成为承载文化记忆与情感连接的重要载体。这种基于优质内容形成的口碑传播和社会影响力,正是“票根经济”能够持续火爆的核心动力源泉。

北京仲夏电影嘉年华的举办,更为城市消费生态的优化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从北京市委宣传部的统筹指导,到市电影局、商务局、中央广电总台北京总站的协同主办,再到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实保障,各部门形成高效联动机制,确保千万元补贴精准投放。海淀区创新组建“电影消费联盟”,积极拓展“电影+亲子”“电影+运动”等新兴消费场景;通州区打造40余场“运河边的光影故事”特色文化活动,提升公益电影的文化内涵与吸引力……这些区域特色实践,将“文商旅体融合”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可感的消费体验。尤为重要的是,政府精准定位“规则制定者”与“环境维护者”角色,通过政策引导激活市场主体活力,使电影成为连接城市角落与市民生活的文化纽带。这种“上下联动”模式,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

北京仲夏电影嘉年华的实践证明:当优质内容与消费引导深度融合,当部门协同与市场创新同频共振,电影产业便能突破娱乐边界,成为拉动消费、凝聚共识、彰显城市气质的综合力量。它启示我们,唯有让文化触手可及、可感可知,才能实现烟火气与文化味的共生,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动能。在文化强国建设中,我们期待更多城市借鉴此经验,以文化为引领、创新为驱动,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宣讲家网 黄宗跃)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王灿熙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