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部门“副职扎堆”现象为何频现?

政府部门“副职扎堆”现象为何频现?

9月10日,根据读者反映,记者登录甘肃省白银市政府网站,点击“领导介绍”栏目发现,白银市人民政府现共有7位副市长,两位市长助理。算上市长和秘书长,共有11位领导为全市171万人(截至2011年底的常住人口数)服务。这样的比例是不是恰当?不得而知。只是,报道副职扎堆儿的类似新闻并不鲜见。(9月11日 《中国青年报》)

“副职扎堆”一再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一些地方政府机构的臃肿。原则上,政府机构应当“因事设庙、因事设人”,每一级政府机构直接领导和监督的下级组织数目,亦或者一个领导直接领导和监督的下级人员数目,应与其所担负的行政职能相匹配。

但事实是,尽管一些地方政府一直在喊精简,但副职扎堆、超标等现象依然频频出现。根本原因在于,行政法制不健全,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截至目前,中央行政组织法只有《国务院组织法》,该法总共仅有11个条款,国务院的部、委、直属机构、办公机构均无相应的组织条例,而省、市县和乡镇均无单独的行政组织立法。

即便是拥有行政组织法,也存在条文粗陋,对政府部门的编制尤其是副职人数并无明确规定,甚至存在模棱两可的表述,再加上相关部门对地方行政机构副职扎堆、超标等现象的纵容和默许,即使超标严重也不会得到相应追责,使得地方政府在副职设置上更具随意性,最终导致机构重叠、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政府财政变成“吃饭财政”。

毫无疑问,副职扎堆、超标与现代社会追求行政效率的政府职责极不相称。某种程度上说,频现的“副职超标”严重影响了行政效率,损害了公众利益,加大了公共财政在行政上的支出,政府公信也相应受到损伤。因此,亟需加快完善行政法制,严格政府机构设置,从源头上控制和规范政府行政权、遏制政府机构臃肿膨胀的势头。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