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前中国的反腐败策略(2)

论当前中国的反腐败策略(2)

三、积极发挥网络监督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

传统的监督方式主要有信访、检举揭发等方式,但是通过这些方式进行的监督存在很多弊端:传达过程十分缓慢,容易由于官官相护而导致检举揭发信被截留,回馈不及时,实名举报人遭受打击报复等。而网络监督具有虚拟匿名的特点,网名在网络上的言论很自由,降低了检举人遭受打击报复的风险。网络集聚大众集体力量,网民可以多渠道地搜集证据和信息,让全社会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关注到惩治腐败的进度和广度;政府与网民可以在网络上互动,通过开设电子论坛、公布电子邮件、网上民意调查、设置讨论等手段,实现双方的沟通和交流,大大推动反腐工作的进展。[1]由于网络已经成为数量巨大的网民日常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对社会的影响力和辐射作用不可低估。中国目前的反腐倡廉形势十分严峻,每天在网络上都有大量的官员贪污腐化的案件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通报,对广大网民是一种极为生动的国情教育,远比各种说教有效。而且在网络上通过网民发帖讨论、专家评论等方式,可以使广大网民透过现象看本质,促使大家认真思考中国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的深层次的原因,从而提升社会的反腐倡廉的意识。社会反腐倡廉的意识提高了,贪污腐败的恶质文化就难以生存,就有利于建立起各种反腐倡廉的体制和机制,并使这种体制和机制真正发挥作用。同时,反腐倡廉意识提高了,就能促使反腐倡廉中网络监督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得到推进,使网络监督成为反腐倡廉的一种强大武器。由于大部分贪污腐败案件的当事人都掌握一定的公权力,而中国又是一个官本位的社会,权力就意味着资源,因此权力往往能够在其周围织起一张严密的网络,这就为检察机关掌握犯罪线索和追查犯罪事实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国的反腐力度不断加强,但是腐败现象却没有在根本上得到遏制的重要原因

之一。因此,仅仅依靠检察机关的办案力量去查处渗透在各行各业的贪污腐败现象是远远不够的,效率也十分低下。而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广大网民就是“潜伏”的检察员,他们对这些腐化分子全方位的监督,可以为检察机关提供大量有价值的线索,从而提升打击贪腐的效率。近年来大量通过网民提供的线索而侦破的贪污腐败案件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同时,进入司法程序的贪腐案件同样需要网民的监督。由于我国目前的权力制约体系还不完善,司法的独立性还经常受到破坏,行政权力干预司法的现象还时有发生。网民对司法的全过程监督,有利于确保案件得到公正地审理,使真正的贪腐分子受到法律的严惩,维护法律的尊严,也从根本上确保打击贪腐的力度。由于越来越多的贪腐官员因网民的揭发而落马,使官员对于网络监督的强大威力有了深刻的认识。据人民网和《人民论坛》杂志的一项调查资料显示,70%的网民认为中国官员患有“网络恐惧症”。为何会有如此多的官员患上“网络恐惧症”呢?从其心态来看,“担心工作疏漏等不良现象被曝光,影响前途”的高居榜首,占60%。[2]传统的监督方式监管不到的很多方面,网络监督都能进行有效地监督,这就能够促使官员在一定程度 上善用手中的公权力,认真考虑滥用权力的后果,从而有利于广大干部加强廉洁自律。

参考文献:

[1]吴玉英.网络监督的优势、局限性及对策[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1).

[2]汪冬莲.有多少官员恐惧网络[EB/ol].http://gs.people.com.cn/.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