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质

核心提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界定,勾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轮廓,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前提、基本依据、运行机制、基本目标。为了进一步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质,以升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的认识。可以概括为中国现代化之路,中国市场经济之路,中国协调发展之路,人类文明发展之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七大、十八大作出了明确界定。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界定,勾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轮廓,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前提、基本依据、运行机制、基本目标。

其实,要让普通民众把握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应在上述界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质,以升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质,可概括为如下四个方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现代化之路

依据邓小平“三步走”的战略构想,第三步的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现代化是全方位的社会转型,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人的全面发展,都是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为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而创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和归宿,也指向中国的现代化。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现代化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市场经济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突出亮点,就是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破解了社会主义资源配置方式这一最大难题。以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囿于意识形态的束缚,将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简单等同起来,认为资本主义使用的东西,社会主义不能引入,将市场经济这一人类资源配置方式的创造弃而不用、避而不谈。邓小平经过冷静观察和思考,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精辟论断,从根本上解除了传统的思想束缚,为中国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从而解决了社会主义资源配置方式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市场经济之路,借助市场经济这一资源配置方式,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这是中国对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协调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闫文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