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讲话:讲好中国故事(2)

学习习近平讲话:讲好中国故事(2)

核心提示: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中国经济总量已达世界第二,已跻身大国行列,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的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当今世界,谁的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就能更广泛地流传,对世界的影响力就越大。只有大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不断增强我国在国际传播领域的话语权,才能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充分展示我国繁荣发展、民主进步、文明开放的良好形象,有力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让世界各国人民认识客观真实的中国,真正达到影响和引导海外舆论的效果。

真实的中国故事最能打动世界

当然,目前而言,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可能要解决两个更为迫切的问题:一是讲什么样的中国故事,二是由谁并通过何种渠道来讲。

掌握话语权,既要及时发声,也要有效发声。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创新传播理念、话语体系和方式方法,要主动设置议题,贴近海外受众需求,同时及时回应国际关切,坚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多讲能够产生认同、引起共鸣的事实,多讲给人启发、给人启迪的观点主张。因此,笔者认为,向世界讲述真实的中国故事应该是最有效、最能打动国际受众,也利于消除误解、促成平等交流的。真实的中国故事首先是全面客观的,它不仅讲前景美好的中国故事,也会讲带着自身难题的中国故事;不仅要讲大人物的故事,也要展示小人物的喜怒哀乐;不仅描绘出中国的发展成就,也折射出发展带来的挑战。我们越是能够展示真实的中国故事,越能使发出的中国声音听上去亲切、自然,易于接受,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讲述真实的中国故事在手法上也可以灵活多样,以传播最佳效果为目标。

要以大宣传的理念整合媒体资源

目前我们对外宣传格局以政府为主导,讲好中国故事的渠道也应以政府为主。笔者认为这样的格局在我国现实环境和国际格局下有必要性。政府部门应该引领中国社会讲好中国社会的故事。但同时我们应该清晰认识到,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今天,要讲好全面客观的、真实的中国故事,还要提倡在政府主导下整合各种渠道,“必须树立大宣传的理念”,会用并用好其他外宣资源和力量。具体而言,就是不仅要整合中央外宣媒体,还要整合地方和民间外宣媒体资源,同时要发挥学术机构甚至个人的力量。

这一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因为非政府或非媒体的资源有着政府资源和媒体资源不可替代的优势。尤其在信息化时代,平等信息交流和分享是大势所趋。如果我们还像过去一样一味依靠单一政府渠道和媒体来讲述中国故事,那么要讲好中国故事是有困难的,因为这样的中国故事在国际受众眼里可能是不完整和不全面的。而这方面,非政府和非媒体的渠道资源能够发挥巨大作用,可以与政府资源形成优势互补的局面。这一点外宣学界和业界已有共识,但实际操作中如何整合好非政府和非媒体的资源,还面临不少政策和制度方面的障碍。如何有效把多渠道的资源进行对接,这需要中国社会尤其是政府部门展示足够的大智慧。但笔者深信,在目前社会环境下这样的目标是能实现的。

总之,现在是中国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并发出中国声音的时候了,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过程的开始,从长远来讲也是一个大国走向强国的开始。我们必须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并举、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并重,大力加强海外阵地建设和本土化建设,推动构建国际舆论传播新秩序,为进一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为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闫文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