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五国视阈下的全球“相互依存式主导权”(3)

金砖五国视阈下的全球“相互依存式主导权”(3)

国际机制的创建和发展是载体

在考克斯(1983)看来,国家通过创立国际机构和组织进而塑造并加固主导权。根据这一逻辑,机制的创建和发展对于制衡霸权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联合国为代表的主要的国际机制,其发展的历史更多地代表西方的主导权,因此,从逻辑上看金砖五国的主要目标,在于改变上述主要国际机制的功能和意义。举例说来,随着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投票权跃升至第三位,金砖国家中已经有三个国家,即中国、俄罗斯和印度步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最具投票权的前10个国家的行列。与此同时,2010年10月在韩国召开的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金砖国家一致决定注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使得金砖国家全部进入最具有投票权的10个国家行列。

此外,新的国际机制的兴起为现有主导权提供了另一种替代性的形式。尽管现有的国际机制都将其合法性建立在某种理念及其相应的政治实践之上,但因此即对金砖五国机制在其发展过程中缺乏意识形态的指责却显然过于草率。值得注意的是,在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辞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之后,金砖五国对依惯例选举一位来自欧洲的候选人表示了反对。联合国安理会改革中,不断高涨的重视发展中国家作用、削弱美国影响的呼声,则是另一个相似的例子。

上述制衡传统西方主导权秩序的趋势揭示出了相互依存式主导权的目的在于培育更为平衡的权力,而非谋求霸权。其更进一步的目标在于:在新式国际机制的建立过程中,避免西方国家的主导。这也正是金砖国家新式开发银行的理念,即有别于受制于欧洲和美国主导权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这个新式机制一方面具有鲜明的制衡霸权的特征,另一方面,又是对现有国际机制的有益补充;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强调了这样一种理念,即制衡单一主导权同时强化相互依存式主导权。与此相关的,涉及全球货币的需求则是一项长期的计划,全球货币在挑战美元和欧元主导地位的同时,也推动了金融的多极化进程。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目前国际秩序受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冲击,但是正如苏珊·斯特兰奇(Susan Strange,1987)所指出的国际秩序的“结构性权力”并未伤及精髓。如果我们回到葛兰西对主导权的解释,那就是统治阶级应付危机的能力不容忽视。因此,现行国际秩序是否能够把新生力量融合到现行秩序中,从而缓解体系的危机和弥补体系的缺陷,仍然是一个需要继续探索的问题。

(作者单位:丹麦王国奥尔堡大学发展与国际关系中心;丹麦王国奥尔堡大学文化和全球研究系)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