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城镇化推进,我国住房需求整体短期将保持上升趋势,非理性需求依然突出,商品房市场供给结构性矛盾仍待解决。在引导住房消费回归理性这一问题上,德国主要通过规范和调控租赁市场分流住房需求、发放租房补贴提高保障覆盖面,保有交易环节征税等手段抑制房产投机。
德国人易于接受租房
德国政府对于房地产的功能有着清楚而准确的定位:房地产功能在于居住而非投资。德国《基本法》也明确指出,德国是一个福利国家,人民的居住权应得到保障。
尽管如此,德国政府并不追求“居者有其屋”。相反,长期以来,由于德国各地的均衡发展和人口的高流动性,买房并非人们迫切需要实现的人生目标,德国人均住房拥有率在发达国家中排名十分靠后。
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德国2011年的住房拥有率不到54%,这也意味着德国近一半的人都还居住的租住的房屋里面,同南欧一些国家相比差距巨大。
德国安家置业房地产公司总经理张琳解释说,由于德国人年轻的时候多四处寻找机会,尝试不同的工作地点十分普遍,在没有决定好安家地点的时候,也不会在年轻的时候买房子。而等到40岁左右,工作和家庭都稳定了,买房才被排上日程,许多家庭甚至索性不买房,长期租房居住。
稳定的租赁关系、合理的价格波动是德国人易于接受租房的主要原因。专家指出,德国对租赁市场的强化监管以及租房补贴等制度的存在,使得其房屋租赁关系稳定,租金波动较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