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支持削减购债规模的官员认为,经济数据基本符合预期,而且市场已对9月份削减量化宽松形成了较为统一的预期,这个时候若推迟行动将损害美联储的公信力,令沟通策略的效果打折扣。另外,保持政策不变还可能给市场留下美联储对经济看法悲观的印象,并增加以后政策决定的沟通难度。
在削减资产购买的具体操作上,部分美联储官员倾向于先削减国债购买力度,暂时保持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购买规模不变,以继续扶持房地产市场;也有人提出两者同时削减的看法;有一位与会者建议美联储把削减资产购买的进度与失业率数据联系起来。
(图片:位于华盛顿的美联储办公大楼)
新掌门将迎重重挑战
分析人士认为,耶伦将延续伯南克的政策思路。在经历了几轮量化宽松之后,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已接近“拐点”,耶伦上任后的首要挑战将是如何在不扰乱金融市场和不妨碍经济复苏的情况下缩减美联储的量化宽松规模,引导美联储逐步“退出”非常规货币政策。
一方面,美国经济仍需宽松货币政策支持,过早退出将导致经济复苏受损;另一方面,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已扩张至创纪录的近4万亿美元,量化宽松政策的副作用和金融风险随之上升,太晚退出可能导致通胀飙升和催生资产泡沫。因此,新掌门的首要任务是拿出一张合理的退出路线图,恰到好处地拿捏退出的时点、力度和节奏,不过这显然并不简单。
过去几个月来,对于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预期已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大幅波动,不少新兴市场经历了资本急剧外流和货币大幅贬值的动荡,美联储在制定和执行退出计划时也必须考虑政策变化的溢出效应,加强国际政策协调。
耶伦面临的另一大挑战将是如何尽快落实金融监管改革法案,避免类似2008年那样的金融危机再度发生。虽然美国国会3年前批准了《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但在共和党的反对和华尔街金融机构的游说下,美国监管机构在制定法案细则方面进展缓慢。与华尔街一直保持独立关系的耶伦需要采取更加强硬的立场,在提高银行资本金标准、加强衍生品监管和完善限制银行机构开展自营交易的“沃尔克规则”等方面取得更大进展。
作为未来全球最重要的央行负责人之一,耶伦如何引导美联储平稳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如何完善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厉的金融监管法案细则,不仅关系到美国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稳定,也关系到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安危。美联储对此并没有多少经验,而这也正是这家百年机构交给准掌门的“世纪挑战”。(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