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点]
儿童图书作为一种商品,读者付出一定的金钱,是符合市场规律的,但如果忘记了儿童图书的教育意义和出版社应担当的责任,一味陷入功利和利益的算计中,恐怕就南辕北辙了吧?毫无疑问,当下的家长不仅“望子成龙”,而且在“不能输在起跑线”和阶层分化的忧虑中,对孩子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这当然给出版社提供了巨大的市场,但这是不是意味着出版社就要盯着家长钱包而一味抬高儿童图书的出版价格呢?甚至为了利益而去出版一些“名不副实”和粗制滥造的儿童图书呢?
[微言大义]
@ 方舟子:将近1000元一套,在城市里,可能还不显得特别贵。但是在大部分的农村里,很少会有家庭愿意花将近1000元去买一套书。此外,还有不少慈善人士愿意自己掏钱买书,再专门送给偏远地方的学校,像《十万个为什么》这一类的书显然是比较好的选择,但太高的价格也会给他们增加负担,如果价格能降一半,最起码他们就能买两套书,送到两个学校了。
@ 咩咩米小虫::有了解的发言才能站住脚,轻易说这东西不应该怎样应该怎样,至少要对这个有个基本的认识吧,卓越亚马逊当当网,任何的网上书城,看看正版图书的价格,都能产生个基本的概念,而不是想当然的觉得怎样。中国出版物市场被盗版商弄得一点价值观都没了。
@@林海听涛: 三四千多买一个手机不嫌贵,挤破头。一千不到买套可以益智孩子,让孩子受益匪浅的书就喊贵了?说白了,给自己花钱舍得,给孩子花钱舍不得。和书价格多少没关系,就是抠门。
@VOYAGER_9:这么多本质量又有保证贵什么?而且又不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文籍之类,人家编写不辛苦啊,中国书就是卖得太便宜了,把一些人给惯的性价比最高的东西就是好书了。
【启示与思考】
新版《十万个为什么》,一套980元,这是啥概念?以2012年为例,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这意味着,农村孩子买一套《十万个为什么》,家长要花掉一年收入的八分之一;城镇的家长要花费一年收入的二十五分之—。很显然,花980元购买一套新版《十万个为什么》,很多家长会望而却步,望“书”兴叹。
不否认,这套新版书的确“物有所值”,内容足以羡煞所有的家长和孩子。凭借常识我们也能推测出,新版《十万个为什么》是被列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的,其编辑与出版,绝非是单纯的商业行为或学术行为,而是更具有公益行为、政府行为,其在立项、编纂和印刷过程中,不可能没有国家的专项资金的扶持与投放。既然如此,新版《十万个为什么》即便多销薄利,出版商也能赚个盆溢钵满,支付给作者的稿费恐怕也是小菜一碟。现实却是980元一套的高价,真可谓是“宰”你不商量。
还有,新版《十万个为什么》 980元一套,还在于“虚高”——所谓“虚高”,就是中间商也会挣个盆溢钵满。众所周知,图书批发,动辄都是五折、六折,甚至三四折,但到了读者手里,却是全价,价高得离谱。也就是说,现在读书市场也在唯利是图——出版商、中间商卖的是书,挣的却是钞票,至于读者是否买得起、看得起,则无人兼顾了。
当然,少儿读物贵而不“惠”的,不唯独新版《十万个为什么》,也不唯独现在才有。多年来,少儿读物装帧华丽、价格昂贵已成共性;一本七八页卖30元,绝非个例——少儿读物的出版,已经被金钱绑架了。新版《十万个为什么》980元一套,为什么?这就是答案!
书,非贵不能读也!国民读书数量普遍少,与书贵不无关系。但少儿读有益书的多少,则是事关“育人”的百年大计,我们岂能坐视?新版《十万个为什么》980元一套,唯利是图,违背编纂这本书的初衷和意义。对于少儿读物贵而不“惠”、价格虚高之图书市场怪状,不能完全听任市场摆布,政府应该有所为,比如在图书编辑、印刷和售价上,应该有所标准和规制。
知识是无价的,可书是有价的,但书价如果高得离谱,超过了购书者的承受能力,再好的书也就只能束之高阁了。市场杠杆之下,新版《十万个为什么》当然有定价千元的理由,可对消费者来说,同样有拒绝的理由。
书籍匮乏的时代,一本《十万个为什么》自然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可面对如今这样一个网络时代,信息时代,我们即使没有《十万个为什么》,同样可以通过搜索、咨询等各种方式找到答案。从某种程度上说,新版《十万个为什么》的高价位无疑是自断后路。因为《十万个为什么》已经不是必需品,读者有了自己的选择权。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