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世纪前的特鲁埃尔,基督徒、犹太教徒和穆斯林们和谐地生活在一起。特鲁埃尔的四座塔楼建筑,特别是12世纪末建的圣塞尔瓦多大教堂和13世纪初建的圣马丁大教堂,是穆德哈尔式建筑风格最具特色最完整的体现。随着国土的收复,信奉基督的西班牙人仍利用这些建筑,重新装饰伊斯兰教寺院的尖塔,将其改建成基督教教堂。1986年作为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阿拉贡的穆德哈尔式建筑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公元12世纪穆德哈尔艺术的发展与收复国土后西班牙当时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状况息息相关。这种艺术形式不仅受到了伊斯兰传统的影响,而且还体现出了当时欧洲的风格,特别是哥特式风格。从公元17世纪一直到现在,这种艺术风格在建筑中,特别是在钟楼建筑中,以创造性地精妙使用砖块和釉面砖而闻名。
历史沿革与变迁
特鲁埃尔城镇位于图里亚河一块平坦的岩石扩展地上。公元8世纪,它曾经被阿拉伯人所占领。此后,在1171年,又为阿拉贡的国王阿方索二世埃尔卡斯托占领。从那时候起,这个城镇就成为重新征服东部半岛的根据地。同以往的政治策略一样,基督国王丝毫未触及原穆斯林的社会宗教结构。直到1502年,最后一个隐藏着的回教寺庙才消失。在1486年犹太人被驱逐以前,犹太的社会结构也一直得以维持。历史上的阿拉伯画家及工匠在美学方面一直沿用了传统的伊斯帕诺-穆斯林风格。他们不仅在自己的传统领域中操练技能,同时还吸收了西方传统来丰富自己的技艺。这种联姻的结果诞生了一种独特的风格,这就是穆德哈尔式建筑风格。从12世纪到15世纪,由于特鲁埃尔城镇的阿拉伯人口大量增加,导致了特鲁埃尔城镇砖结构建筑物数目的急剧上升。1986年,世界遗产名录增补了穆德哈尔式建筑圣•佩德罗塔、大教堂塔、圣•萨尔瓦多和圣•马丁塔以及大教堂中殿的天花板。在穆德哈尔式建筑发展过程中,特鲁埃尔塔是一个具有明显一致性和特征性的阶段性建筑。现今的基督教堂其实就是有着尖塔结构的阿尔摩哈德王朝回教寺庙及其装饰的完整复制品。
阿拉贡的穆德哈尔式建筑
阿拉贡大致上和古代的阿拉贡王国相同。1035年王国开始了它的历史。纳维拉国王桑乔三世把阿拉贡传给了他的第三个儿子,拉米罗一世。于是这个比利牛斯山上的小镇成了一个独立的国家。拉米罗把它向东扩大。到1104年,阿拉贡的面积扩大了一倍,达到了埃布罗河。摩尔人(阿拉伯人)控制的萨拉戈萨也被阿方索一世(1104=1134在位)在1118年收复。并成为了国家的首都。12世纪后期整个阿拉贡地区从摩尔人手中收复了。1179年,阿拉贡和邻国卡斯蒂利亚达成了瓜分战胜摩尔人战果的协议。1137年,加泰罗尼亚国王拉蒙•贝伦格尔伯爵四世与阿拉贡皇后贝特隆尼拉订婚,加泰罗尼亚和阿拉贡统一了。在13和14世纪加泰罗尼亚垄断了地中海西部的海上贸易。1410年前,王国中加泰罗尼亚的利益占了上风,而为了抵御西部来自卡斯蒂利亚的进攻,阿拉贡人口开始减少。同时,阿拉贡国王不断地扩大着其领土,1238年攻克瓦伦西亚,并向地中海发展自己的力量。1282年,阿拉贡国王彼得三世(1276-1285)被教皇指派到西西里做国王,从那时起,西西里或直接,或间接地被阿拉贡控制了。1320年撒丁岛也被阿拉贡帝国吞并。1442年阿方索五世(1416-1458)经过长时间的斗争占领了那不勒斯,纳瓦拉也在1425年重归阿拉贡统治。 15世纪,阿拉贡贵族考虑通过联合卡斯蒂利亚来抑制加泰罗尼亚的商业垄断。他们最好的机会在1412年出现了,1410年加泰罗尼亚王宫断绝了后嗣,于是阿拉贡人请出了卡斯蒂利亚王子费迪南德去当加泰罗尼亚国王。费迪南德的后代之一,约翰二世(1458-1479)通过封地瓦解了加泰罗尼亚的反抗。费迪南德通过与卡斯蒂利亚国王亨利四世的女儿伊莎贝拉联姻,在1479年约翰二世死后统一了阿拉贡和卡斯蒂利亚,形成了现在西班牙的雏形。当然,阿拉贡在18世纪前依然保持相对独立,拥有独立的议会。1833年菲力浦五世废除了阿拉贡的立法权,使其变成了一个自治区,后来又分裂为三个。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