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容忍:解读反贪报告关键词(2)

零容忍:解读反贪报告关键词(2)

【关键词·从源头上预防】

形成反腐警戒氛围

曹建明检察长在报告中指出,按照中央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要求,检察机关结合办案加强贪污贿赂犯罪预防工作,共向发案单位、相关部门提出预防建议178185件,促进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预防胜于打击,预防始终是治理腐败犯罪的基本路径,可以起到长远的效果。”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与刑科院党委书记张远煌说,178185件预防建议表明,检察机关办案质量上有新的提高,办案理念有新提升,不是就案办案,而是针对办案过程中,发现的权力运行和监督方面的缺陷、漏洞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或建议,这是检察机关在预防职务犯罪方面充分发挥职能的重要渠道。

张远煌说,报告中还提到,检察机关围绕灾后重建、南水北调等37904个重点工程项目,深入开展专项预防工作。这是检察机关在职务犯罪预防领域提前介入,主动介入的重要体现。针对当前职务犯罪发生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岗位,展开积极主动的预防,而不是犯罪发生后再去查处,预防活动取得的社会效益包括法律效益,与打击相比意义更为深远和重要。

针对报告提及的“完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并实现全国联网,共受理查询311.9万余次。”张远煌表示,通过数据化的档案建设了解行贿犯罪的状况,是检察业务建设的一项重大突破,对预防职务犯罪意义重大。行贿犯罪档案的建立对经济活动中遏制权钱交易这种腐败现象有很强震慑性。而行贿犯罪档案实现全国联网,有利于资源共享的情况下,形成一种大范围的警戒氛围。

除了检察建议和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之外,建立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年度报告制度,也是曹建明检察长在报告中提到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亮点之一。

张远煌认为,新时期检察工作在注重实务的同时,也注意经验的积累、研究和总结。年度报告本身有多方面的功效,对检察工作来讲,是对检察工作的回顾、总结和提高,对检察机关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和部署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另一方面,年度报告提交党委政府,对于如何从党委和政府工作的角度上推进、支持检察工作,尤其是全方位部署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将其纳入本地区总体考虑方面,具有很强的决策参考价值。

张远煌表示,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年度报告将检察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的整体思路中,获得党委政府的认同和支持。年度报告对于促进职务犯罪相关方面的理论研究,改进和提高反腐倡廉方面的对策措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健全举报机制】

能举报敢举报愿举报

2008年1月至今年8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犯罪案件151350件,其中,群众举报48671件,占32.1%。曹建明检察长报告中的这句话给河南大学廉政研究中心副教授崔会敏留下深刻印象。

“检察机关接受群众举报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案件的数量和比重说明,检察机关现在运用举报机制已经比较纯熟,将其上升为有效惩治职务犯罪的手段。”崔会敏说。

在崔会敏看来,报告中有关健全举报机制的内容,表明了检察机关在着力构建良性举报机制,让群众“能举报、敢举报、愿举报”的决心。

“以往传统的举报方式,群众举报成本较高。而检察机关着力构建电话、网络、来信、来访的综合平台,为群众‘能举报’提供了便利。”崔会敏说,近年来检察机关开通全国统一的12309举报电话,高检院和1161个地方检察院建立网上举报平台等,大大方便了群众举报。

所谓“敢举报”,在崔会敏看来,突出体现在检察机关在收到举报后采取的措施上。如及时核查处理媒体和网络反映的腐败问题,在举报线索流转的各个环节严格落实保密制度,实行举报线索集中管理、定期清理等制度,防止有案不办、压案不查,坚决惩治打击报复举报人等行为,对实名举报优先办理,及时答复等。

“群众向检察机关方便、安全地‘能举报、敢举报’后,再进一步就是‘愿举报’了。”崔会敏说,群众是否愿意举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检察机关吸纳群众线索后对反贪污贿赂案件的查处率。“如果举报后没有反应,如石沉大海,群众的举报积极性就会受影响。”崔会敏说。

在谈到举报机制的完善时,崔会敏建议举报的多个部门应进一步强化信息整合。举报者往往一个线索向多个部门举报,如纪检、监察、检察,工商、农业、林业,甚至消费者协会等。这容易导致重复办案,“如果多个举报部门资源共享、整合信息,既方便了群众举报,也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本文关键词: 郑赫南 戴佳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