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关键在政府这一侧。政府改革知易行难,但必须知难而进。
迟福林:是的。在政府改革没有重大突破的条件下,想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是十分困难的。政府职能重心如果继续放在做大总量、扩大投资上,改变投资主导就很难有实质突破;如果不改变地方政府GDP竞赛的格局,就很难摆脱产能过剩、土地财政、债务风险等问题的治理困局;政府如果不改变自身利益倾向,“有形之手”就有干预资源配置的内在冲动,就很难释放市场化改革的红利。
所以,要以政府改革带动全面改革。以政府改革带动经济改革,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重点加大政府放权力度,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释放市场活力;以政府改革带动社会改革,以财税制度改革为重点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实现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的社会结构,释放社会活力;以政府改革带动政治改革,以权力公开透明为重点,实现权利约束权力与社会监督权力相结合,有效抑制腐败。
《经济参考报》:政府改革是块“硬骨头”,但从已经披露的信息来看,中央决心很大。关于选择改革突破口,您有什么建议?
迟福林:应该把打破竞争性地方政府模式作为改革突破口。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突出表现为竞争性地方政府模式,即以经济总量为导向、以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和干部考核为约束激励机制、以政府主导和地方政府间竞争为突出特点。不改变竞争性地方政府,经济转型难以取得重大突破。当务之急是以公共服务为导向改革财税制度和干部考核制度,改变总量导向的中央地方关系。建议在财税制度方面,推进以直接税为主的税制转型,改革消费税,健全财产税体系;加快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尽快形成公共财政基本格局;在理顺中央和地方职责的前提下,促进各级政府的事权与财力相匹配;推动财政体制扁平化改革,争取使五级财政框架扁平化到三级框架。在干部绩效考核上,改变“以GDP论英雄”,切实把公共服务实现度和群众满意度作为评价、考核、奖励、问责干部的重要标准。
《经济参考报》:最后,请您用一句话谈谈您对新一轮改革的期许。
迟福林:我国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实现更加全面、更高质量的发展,改革就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魄力,实现历史性的新突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