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中国经济改革经验与反思(5)

林毅夫:中国经济改革经验与反思(5)

西方不存在真经

西方好像讲得很清楚的理论,据此拿来做的话,在实际中却很难达成共性。

要成为现代化的国家,你必须拥有现代化国家发展所需的产业。中国有竞争力的产业在一步一步地升级,这样的战略带来了经济长期、稳定、快速的增长。而且,在整个过程当中,政府一直发挥积极的作用,政府的团队也在升级。

中国赶上发达国家,是鸦片战争以来几代知识分子共同的梦,我是第六代知识分子,自然也期望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由于我们的落后从根本上说是经济落后,所以我们总是希望在经济学上能取得真经,把那本真经取回来,按照西方经济学所讲的这些道理,让我们的国家进入现代化。我想这种思想模式在几代知识分子当中都存在,包括在我最近几年前的时候也存在,所以我才会到美国去读书。但是反思一下,这套经是不是存在?我前面分析,现在西方都靠理论来说明我们存在的问题,可以把我们存在的问题分析得很清楚,比如我们的贪污现象、寻租现象等。西方的理论还讲产权,如果产权界定不清,那么就会影响这些参与者的情绪,而且会丢了道德工具,这样社会就会有损失,等等。

我们自己分析也确实是这样,产权界定不清的时候,确实存在信用和道德风险问题,这些问题西方理论讲得很清楚。但问题是,这些他们好像讲得很清楚的理论,据此拿来做的话,在实际中却很难达成共性。

当然,在转型特别是维持经济稳定和快速发展中,我们确实存在问题。这几年我强调的是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在20世纪才出现,那么发展经济学依托的是什么呢?我在我的《新结构经济学》一书中有反思,叫结构型经济。

因此,要成为现代化的国家,你必须拥有现代化国家发展中所需的产业。中国有竞争力的产业在一步一步地升级,这样的战略带来了经济长期、稳定、快速的增长。而且,在整个过程当中,政府一直发挥积极的作用,政府的团队也在升级。

可以说,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现在,除了中国,在180多个发展中国家中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按照西方理论来制定政策,没有看到一个成功的例子。

中国社会科学的本土化

如果我们能够秉承求实的研究态度,对存在的问题,去了解它的历史根源,了解它存在的状况,了解它问题的本质,我相信就能够找到解决的办法,而这样的办法所形成的思想理论和西方理论很多可能都不一样。重要的不是说我们的理论能不能被接受,而是这个理论能不能帮助我们认识世界,帮助我们改造世界。

我觉得,我们所推崇的应该是一种理论,这种理论能够真正的帮助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这180 多个发展中国家,都希望自己的国家现代化,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得到尊重。但是,这里有一个共同的误区,这个误区就是:有一本真经在那个地方,你回去以后虔诚地念,虔诚地读,你就会实现现代化。实际上没有,相关理论可以说各领风骚几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以后就会被别人所扬弃。

另外,即使这个理论在西方有效,在发展中国家是不是必然就有效?我们知道,理论的适用性决定于条件。所以,在西方是适用的理论,不见得适用于我们。因此,我们在学习西方理论的时候,不能够简单地全部照搬。我们必须将中国社会科学本土化,这样中国的知识分子才能够真正为国家的现代化作贡献,中国的知识分子才能够避免好心干错事。

如果我们能够秉承这样的研究态度,对存在的问题,去了解它的历史根源,了解它存在的状况,了解它问题的本质,我相信就能够找到解决的办法,而这样的办法所形成的思想理论和西方理论很多理论可能都不一样。重要的不是说我们的理论能不能被接受,而是这个理论能不能帮助我们认识世界,帮助我们改造世界,帮助我们作为中国的一代一代的知识分子贡献我们国家的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事业,那才是重要的。

而且我相信,如果我们真这样做的话,我们对目前85%还生活于发展中世界的人民也会有着更积极的贡献,因为理论的适用性决定条件的相似性。我想,我们可以实现中国知识分子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想,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克服他们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使其实现像中国这样的快速增长。

(作者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世界银行前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本文根据作者在复旦大学举办的中国深度研究高级讲坛(五十四)演讲编辑整理,标题为编者所加)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