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打开精彩科学视界

诺贝尔奖打开精彩科学视界

英国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便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10月上旬,瑞典相关机构陆续宣布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化学奖的得主。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评选,不断激发科学家对世界的探索热情,也为人们打开了一个个精彩的科学视界。今年也不例外。

揭秘细胞内运输系统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但细胞内又是如何实现物质传输的呢?这个问题恐怕很多人没有想到过。今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三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揭示的正是细胞如何在准确的时间将其内部物质传输至准确的位置,从而揭示出细胞生理学的一个基本过程。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10月7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詹姆斯·罗思曼、兰迪·谢克曼以及德国科学家托马斯·祖德霍夫,以表彰他们发现细胞的囊泡运输调控机制。

所谓囊泡运输调控机制,是指某些分子与物质不能直接穿过细胞膜,而是依赖围绕在细胞膜周围的囊泡进行传递运输。囊泡通过与目标细胞膜融合,在神经细胞指令下可精确控制荷尔蒙、生物酶、神经递质等分子传递的恰当时间与位置。例如,对控制血糖具有重要作用的胰岛素,正是借由囊泡进行精确传递并最终释放在血液中。

细胞生命活动依赖于细胞内的运输系统。若囊泡运输系统发生病变,细胞运输机制随即不能正常运转,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病变、糖尿病以及免疫紊乱等严重后果。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在声明中说,“没有囊泡运输的精确组织,细胞将陷入混乱状态”。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