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改起(2)

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改起(2)

北京法院系统查摆出60余个问题出台20多项具体措施

判后回访:败诉方意见也得听

前不久,一家民营企业意外地迎来了曾判他们输了官司的法官,法官们此行的目的是“判后回访”。

面对充满诚意的北京一中院法官,民营企业负责人也敞开了心扉:“我们是一家民营小企业,经营中面临许多困难,其中最难的就是员工队伍不稳定。系列劳动争议案件败诉后,在员工中产生了消极影响,说实在的,我们对法院的判决真有点不满意。可冷静下来想想,法院也是在帮助我们依法办企业。”该负责人提出,希望法官能够帮助查找企业用人用工方面的不足,帮助他们稳定员工队伍。

法官们认真记录下了这家企业负责人的意见和建议。几天后,针对这家企业劳动争议纠纷多的问题,一中院就以司法建议函的方式,从强化依法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加强教育培训三个方面为企业规范用工用人制度提供了专业意见。企业在给法院的回函中,也对法官的帮助表示非常感谢。

记者了解到,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下基层倾听民声、服务群众已经成为北京全市3个中级法院和铁路运输中级法院的“必修科目”。

二中院民五庭走进3间国际动漫产业园,与来自北京朝阳区文化创意企业的40余名代表就文化创意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创意企业融资等问题进行座谈;行政庭针对远郊区县当事人路途遥远等情况,驱车百里前往怀柔下乡开庭;而刚刚成立的北京三中院也相应提出,每名党组成员要推出一项新举措,每个职能部门要推出一个新亮点,每名干警要提出一条新建议,把多种便民利民措施细化并落到实处;北京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则坚决贯彻“只有接地气才能有底气”的理念,组织新录用人员深入铁路基层调研学习,帮助新录用人员加快转变职业观念、密切联系群众。

申诉审查:把好程序最后一关

北京市高院申诉审查庭也是直接联系接触人民群众的窗口单位,历经一系列诉讼程序后来到这里的案件,当事人往往都带有一定情绪,对裁判结果或法院工作不满,案件处理的难度可想而知。

责任编辑:刘萌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