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杨胜群:现代化道路建设是中华民族复兴之本(4)

三、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确立

第三个问题,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确立。2010年7月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讲到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要揭示和宣传三个历史的必然性,一个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领导地位的核心作用,形成的历史必然性,第二个是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第三个是通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性,三个历史必然性。

(一)现代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

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上就是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的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民族复兴的根本途径,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因此今天我们讲要通过学习党史,国史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就要搞清楚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渊源,它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确立的?它的历史必然性在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先进分子看到了世界现代化发展的潮流,也看到了中国的落后,从而提出了现代化的问题,在中国搞现代化建设的种种尝试和探索。那个时候没有现代化的概念,一般讲近代化或者是工业化,当时即使是最先进的中国人,对现代化的理解都非常的局限,他们的探索和实践更带有局限性,那么他们想在不对社会制度进行变革的条件下,搞现代化,实现现代化,当然只能限于空想而失败。只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新民主义学说成功的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并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才真正解决了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性问题,才使中国的现代化从空想变成了现实。

第二是从鸦片战争以后,洋务派他们从军事失败,看到中国国家工业技术落后,那么实行师夷长技以制夷,兴办一些军事工业或者民用工业,开创了中国的近代工业。倒是他们的思想谈不上工业化,谈不上现代化。到了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他们认为又提高了,他们在推动政治改良的同时,提出要兴实业,梁启超甚至提出了以工立国的思想主张。那么他们的思想主张可以说是中国工业化思想的开端,很可贵,但是他们的思想与实践从根本上没有跳出人农本思想的束缚,以农为本跟后面我们讲的以农业为基础不是一回事。

那么中国这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形成的农本工商末,就是以农为本,以工商为末这样的思想根深蒂固。自给自足的农本经济成了封建专制统治的基础,封建专制统治就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封建基础上。那么资产阶级维新派他不可能从根本上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也就不可能抛弃与封建专制制度相适应的农本经济。那么资产阶级民主派中孙山是在中国提出大规模进行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第一人,高举反帝反封建的旗帜,振兴中华的旗帜,主张像西方国家那样全面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他认为这个是“兴国之要图,救亡之急务”,他还写了一本书,《十月计划》,这个《十月计划》对现在来说很有意义,《十月计划》对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很好的方案,包括三峡大家都知道,包括南水北调的一些设想。

那么到了孙中山这里,中国几千年的农本思想和农本经济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从此失去了正统地位,但是孙中山的现代化思想也具有局限性,一个是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但封建专制统治下封建的生产关系依然没有改变,那么在这种政治条件下,发展实业,实际上还是空想。第二个,它的思想是资本主义现代化思想,他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实行现代化,它代表的是民主资产阶级下层的幻想。第三个他没有能够提出政治、经济、文化全面现代化的设想纲领,他对农业没有提出从根本上改造的办法。他提出了平均地权的主张,但是没有提出解决农民土地的具体办法。中国如果不解决农业问题,不解决农民问题,是不能真正搞工业化的,是实现不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确立了现代化道路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并不是到了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确立的,而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已经确立了,我们中国搞社会主义,社会现代化不是从1956年开始的,真正搞这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当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提出现代化,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方向,也不是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确立了,这一点可能很多人没有注意到,因此我们对现在搞这些东西老是进行质疑。它的历史由来咱们没搞清楚。1939年毛泽东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标志着他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完整的形成,此后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文章和讲话,丰富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理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不仅系统地回答和解决了中国革命一系列的问题,而且回答了国家建设后的一系列问题,确立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方向,而且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全面的设计,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和方向的确立是毛泽东,也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第一,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第一次提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全面纲领,根本途径。全面纲领是什么,是通过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政为基础的新民主主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和旧的上层建筑,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统一的,富强的新中国,这就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纲领。毛泽东提出的建设新民主主义政治,新民主主义经济和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目标,实际上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代化建设的全面目标。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途径,就是实行工业化,变农业国为工业国。我们现在还是走这个途径,还是没有离开这个途径。 

第二,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开辟了一条非资本主义发展前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社会国家一方面要与蒋介石封建法西斯主义划清界线,另一方面又要与欧洲资本主义划清界线,他明确提出决不能建立欧美式的资本主义社会,也决不能还是旧的半封建社会。毛泽东的这个设计保证了中国现代化的设计方向。

第三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摒除了民粹主义思想障碍,做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当中利用和发展资本主义的设计。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摒除了民粹主义思想障碍,肯定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过程当中要利用和发展资本主义,这样一个基本设计。

那么上个世纪落后的东方国家,追赶世界潮流搞现代化,但是碰到了民粹主义思潮的危害。所谓民粹主义者,就是主张直接由封建经济发展到社会主义经济,中间不经过资本主义的阶段,同时主张农业社会主义不经过工业化的结构,这个思潮也反映到中国和中国共产党里面来。毛泽东彻底批判了民粹主义,肯定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利用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一个他提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发展当中的一个必然阶段。他设立了新民主主义阶段很大程度上是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从设计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就是一个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第二个他提出新民主主义不是一般的消灭资本主义,要消灭的是少数人所得而私的资本主义,对于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不但不能消灭,而且要使他获得发展的便利。第三个他利用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不是暂时的而是长远的。他说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将来还有用,他的性质是帮助社会主义的,有利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第四他提出了分散的个体经济家庭农业和家庭手工业不是民主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要把农业基础改变为工业基础。毛泽东对于民粹主义的批判和利用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是留给我们的宝贵思想财富。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之所以很快找到一条改革开放的道路,在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方面是一个很大的突破,我们新时期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搞改革开放,最大的突破在哪?就是利用和发展资本主义。我说的资本主义是经济领域是资本主义的手段,一些因素,包括从资本主义国家,借鉴的一些管理上的办法等等,体制机制上的一些办法。

第四,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反对在革命胜利之后,仿效苏联,直接进入社会主义,主张走自己的路,通过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决定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一开始便具有了自己的特色。那么在革命道路问题上,毛泽东坚决主张不照搬俄国革命的经验,在革命胜利以后,国家建设问题上他同样反对仿效苏联,直接进入社会主义。他提出中国要建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和国家,既和欧美的资本主义相区别,又同苏联当时的社会主义相区别,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与苏联本来就有很大的不同,这就决定了中国以后,建设社会主义不会也不能走苏联的道理,那么就为新时期党领导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了基础。

第五,就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把工业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主体,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进程。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理论,包括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到1953年他提出一化三改过渡时期的路线,一化三改又成为一体两义,一体是工业化为主体,两义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那么在三大改造进行前,国产的工业化已经开始实行,三大改造的过程同时又是工业化的过程,这样我们在向社会主义过渡当中,实际上已经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际进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工业化的成就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经济基础,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由来,第三个问题讲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由来。

这三个问题讲完了,我想通过这几个问题集中说明一点,就是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近代以后,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那么时间证明这一选择是正确的。近代以来我们国家民族发生的深刻变化,都是因为我们选择了这一条道路。今天我们已经迎来了民族复兴的曙光,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民族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这就是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我认为我们要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按照习近平同志的一些论述,还是要首先认识到历史必然性,要认识到它的历史由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历史深处走来,不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妙手偶得,不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即兴之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理论渊源。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平晶晶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