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丢脸”与“洗脸”

上海:“丢脸”与“洗脸”

摘要: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各级领导干部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脸,治治病”。我以为“洗洗脸”应当也包括于光远先生说的“把丢脸的事讲出来就如同洗脸。

什么叫“丢脸”?有人把丢脸也说成 “丢人”、“丢面子”。所谓 “丢脸”,就是因为说错话或做错事丢掉了体面,在大庭广众面前丢了丑。一般情况下,人们是不肯在人前重提这种丢“份”的事儿。

经济学家兼哲学家于光远先生著术甚丰,可他很少讲那些被广大读者喜爱的“露脸”之作,倒是时常告诉别人他写过“丢脸”的文字。 1958年,他曾写过鼓吹小麦放卫星的浮夸文章。他多次直言不讳地说:“这些丢脸的事我记了一辈子,时常讲起,讲给别人听,更是讲给自己听,时常警示自己。发生这件事情后,使我有了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那就是我们不仅要重视发展科学事业,而且要重视捍卫科学精神。我认为,把丢脸的事讲出来就如同洗脸。讲一次就洗一次,越洗越干净。 ”

一个人一辈子,说过错话,做过错事,写过有错误的文章,这几乎是圣人也难完全避免的事情。世界上最优秀的人,十有八九都在人生历程中留下过错误脚印,那些过错往往成为伴他一生的老师。有句俗话说:“看一遍不如做一遍,做一遍不如错一遍。 ”错误就如同肉体上留下的伤痕,给人留下的记忆与印象最深刻。

当然这要在当事人承认错误的前提下才可能使错误成为前车之鉴。于光远先生不仅坦诚地承认自己写过丢脸的文章,而且还时常讲给别人听。他以坦荡的胸怀表示自己深刻的自我批评,不但是对错误怀着长久的“耻感”,而且成了自己的一面终身镜子。于是,他得到了大家的谅解,甚至赢得了人们更真诚的敬重。正如古希腊人德莫克利特在《著作残篇》中说的:“对可耻的行为的追悔是对生命的拯救。 ”

生活中也有另一种人,他们往往津津乐道于那些“过五关斩六将”的光荣历史,却羞于甚至有意隐瞒“走麦城”的不光彩一页。这种人不是不知道自己曾经“丢过脸”,而是不愿意丑事重提,自己不提,也不允许别人提。每个人的历史,统统是每个人自己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一笔一笔写下的。人生留下的“脚印”抹不掉亦擦不掉。 “走麦城”是客观存在,不以谁的主观意识为转移。如果你不能正确地直视 “走麦城”,你就可能一辈子也不会认识你为什么走了麦城,亦可能一辈子都走不出麦城。如古人陆九渊在《与罗章夫》一文中所言:“不知其非,安能去非?不知其过,安能改过? ”

还有另一种人,他们死活不承认自己曾经“丢过脸”,经常拿不是当理说,他们有时为“丢脸”辩护时,比捍卫真理还用力气;否认别人批评时,脸皮比长城上的砖还厚。莎士比亚曾借用他戏剧中的角色说过:“为一件过失辩解,往往使这过失显得格外重大,正像用布块缝补一个小小的窟窿眼儿,反而欲盖弥彰一样。 ”否认一次“丢脸”等于又一次“丢脸”。

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各级领导干部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脸,治治病”。我以为“洗洗脸”应当也包括于光远先生说的“把丢脸的事讲出来就如同洗脸。讲一次就洗一次,越洗越干净。”这又让我想起一位伟人的名言:“……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 ”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也应该打扫和洗涤……经常地检讨工作,在检讨中推广民主作风,不惧怕批评和自我批评,实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些中国人民的有益的格言,正是抵抗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蚀我们同志的思想和我们党的机体的唯一有效的方法。 ”这唯一有效的方法,切不可轻易放弃,即使是很难做到也应努力去做。

本文关键词: 高深 丢脸 洗脸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