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西方国家关于社会主义的讨论
西方国家主要是各国共产党积极开展理论创新,围绕本国国情来探讨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美国共产党提出要在美国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即《权利法案》社会主义。美国共产党的《权利法案》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是:
第一,劳动人民掌握政治权力,对工厂、农场等重要生产资料进行国有化。大型垄断公司、银行将实行公有制,即全体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集体所有制。但小型私有企业的生存权利并不会被剥夺,私宅、私车等个人财产的归属权也将不变。
第二,政府负责制定覆盖全社会经济、有绝大多数人民参与其中的计划。这可使众人的利益协调,避免由剥削导致的冲突及不必要的竞争。同时,实行有计划的经济政策能够推动生产提高、促进科技进步、加强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但在社会主义计划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也不可忽视市场反馈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中体现的理性精神将使中央计划与市场反馈实现最佳结合。
第三,美国的社会主义政府是一个真正的民治、民有、民享的政府。它建立在全面民主、首先是经济民主之上。工会能在工人的劳动与收入之间维持一种平衡,且在加强安全、健康保障措施及防止出现增产不增资现象等方面发挥作用。
法国共产党提出了“新共产主义”的目标,指出要在法国创造和实现使每个人都得到充分发展的社会条件,在广大民众参与经济、政治、社会决策的基础上,建立以公平、民主、利益分享、联合等为特征的社会制度。
英国共产党认为未来社会主义英国从根本上说将是一个个性能得以充分发挥的社会,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是一个十分重视民主的社会。在经济上,英共认为公有制是经济基础,实行社会主义计划,并实行民主化的管理模式。在政治上,英共主张要在资本主义所发展的民主制度和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分发扬民主,使得社会主义社会建立在政治民主的基础上。日本共产党提出了“日本式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主张,其主要内容是政治上的“工人阶级的执政论”,经济上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论”,即采纳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体制。
3.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总体动向和特征
社会主义国家大多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里建立起来的,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是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这也是一个不断探索、实践、改革的过程。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突破固定模式的束缚、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苏东剧变后,中国、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继续社会主义改革的探索,致力于社会主义的理论、实践创新。越南共产党认为本国处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级阶段,把革新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老挝人民革命党认为本国正处于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条件的阶段,将加速经济发展、尽快摆脱不发达状态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古巴从1993年起开始经济调整和改革,并强调改革的目的是改进这个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而不是摧毁这个制度。朝鲜劳动党提出“主体思想”的基本理论和“先军政治”的最高理念,强调从新的高度出发探索朝鲜式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通过改革,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较快,成绩较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特别是在新时期,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浪潮的侵袭,中国、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积极采取各项措施,防止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确保了经济平稳增长。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继续深化对改革发展问题的探讨,以积极寻求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2010-2011年,朝鲜、越南、老挝和古巴执政党先后召开了具有历史风向标意义的全国党代会,从而进一步明确了本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
2011年1月召开的越共十一大上通过的重要文件对一些重要理论观点进行了改动,包括:重新提出了越南社会主义的新标准、完善了胡志明思想并肯定其指导地位和作用、提出关于发展的理念、重申越南处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并指明越南社会主义的中长期目标和发展方向等。在越南《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国家建设纲领》(2011年增补草案)中,提出了越南社会主义的八个基本特征,即“我们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民富、国强、民主、公平、文明的社会;人民当家作主;具有以现代生产力和主要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高度发达的经济;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先进的文化体制;人们生活温饱、自由、幸福,并具备了全面发展的条件;全体越南各民族平等、团结、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共同发展;建立了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的属于人民、来自人民和为了人民的社会主义法权国家;与世界各国人民建立了友好与合作关系”。
2011年4月16日至19日,古巴共产党召开了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重点立足于经济领域,旨在研究古巴经济与社会模式的创新与调整。大会通过了将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指引古巴社会主义模式“更新”的《党和革命的经济与社会政策纲要》。指出,古巴将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断完善和“更新”经济与社会模式,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古巴未来仍将坚持以计划经济为主导,并适当考虑市场因素的作用;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的前提下,削减国有部门岗位,赋予国有企业更多自主权,鼓励更多私营经济,扩大个体户、承包、租赁、合作社、外资等所有制形式;古巴将继续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和全面免费教育,重视发展农业;逐步取消购货本制度,削减不必要的社会开支和政府补贴。
目前,现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所处的国际环境错综复杂,改革发展的程度不一,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事业仍面临着许多困难和严峻挑战。但是,社会主义国家只要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继续改革创新,就能迎接各种挑战,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的改革建设大业。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