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与思想路线辩证统一(2)

党的群众路线与思想路线辩证统一(2)

核心提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党的思想路线,在本质上是用什么样的世界观、方法论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因此,思想路线是认识路线,是指导中国共产党开展实践活动的根本思想方法和原则。

群众路线与思想路线有机统一

尽管党的群众路线和思想路线有着上述区别,但仔细分析不难看出,两个概念在内涵上又有着高度一致性。党的群众路线是思想路线的基础,思想路线是群众路线在党的思想领域的集中体现。

两者之所以是上述关系,主要是因为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所谓根本,就是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根本路线,就是最根本、最实质的,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始终坚持的,对其他路线、方针、政策具有基础和指导意义的路线。党的性质和本质决定了群众路线是根本工作路线。既然是根本工作路线,那么它就要对其他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有基础和指导意义。可以说,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因此,群众路线是思想路线的基础,思想路线是群众路线在党的思想领域的集中体现。

首先,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价值观和认识论的统一。“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群众路线的要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本质决定了必须“一切为了群众”,人民群众在历史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决定了“一切依靠群众”。而要使这种价值观和认识论落到实处,在工作方法上就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此,党的群众路线贯穿于党的所有工作的全部过程和各个方面。在党的思想领域也是如此。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来看,群众路线的方法就是实事求是的方法。坚持群众路线是坚持思想路线的认识和实践基础。一方面,这一过程要通过“从群众中来”才能实现。毛泽东同志在谈到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时说,知识来源于群众,领导机关要向群众的实践请教,要向群众寻求真理,理论、路线总是要在群众那里发现。人民的伟大实践是认识的真正源泉。只有依靠人民,倾听人民呼声,及时发现、总结、概括人民实践的经验,才能获得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的真理性认识,才能制定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决策,才能真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另一方面,在实践基础上改造世界的过程,只有通过“到群众中去”才能实现。在实践中形成的意见、认识,需要在人民群众中去实践,检验,使正确的意见和真理性认识为群众所掌握,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实际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说,离开群众路线,就没有思想路线。正因为此,毛泽东同志在谈到两者的关系时才说“归根到底就是群众路线四个字”。江泽民同志在《深入进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教育》中指出,真正掌握和实践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也就能真正掌握和实践历史唯物主义和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简言之,群众路线是思想路线的基础。

其次,思想路线是群众路线在党的思想领域的集中体现。党的思想路线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人民群众的需求就是最大的客观实际,所谓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要出发,把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满意作为最高标准。毛泽东同志强调:“任何一种东西,必须能使人民群众得到真实的利益,才是好的东西。”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又把这一思想概括为“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把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统一起来,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衡量尺度。江泽民同志明确地提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胡锦涛同志强调,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工作必须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党的十八大提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提出了以人民为标准的“凡是”论断,即“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因此,党的政策方针都要围绕人民群众需求目标、内容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从邓小平同志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现在党领导的“科学发展”之路,正是体现了人民群众从要求实现温饱到提高生活质量、从要求把“蛋糕做大”到把“蛋糕分好”的利益诉求。

责任编辑:刘萌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