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思想与和谐社会建设(3)

“中”“和”思想与和谐社会建设(3)

“中”“和”思想能促进人与自然之和谐。人与自然是共生关系,我们所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是人类在处理同自然界的关系时,往往不能把握好度,经常过度索取,破坏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这样就容易招致大自然的报复。恩格斯曾就此告诫过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近年来,屡屡出现的气候、地质等自然灾害就证明了这一点。传统“中”“和”思想昭示我们,人类要将自己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能凌驾于自然界之上,尤其不能对自然界抱着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索取态度。只有如此,才能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把握好度,实现“天人合一”,既有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同时也回馈和保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良性循环,形成良性互动,让人类在自我发展当中给子孙后代留下绿水蓝天。

“中”“和”思想能促进世界之和平。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但在西方外交思想占据着主导地位的传统外交关系领域,这一美好愿望却难以实现。二战结束后不久乔治·凯南所倡导的“遏制政策”以及上世纪90年代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等西方代表性国际关系理论,无不带有浓厚的零和思维,不仅不能解决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反而只会导致无休止的领土争端、宗教矛盾、民族问题以及价值观冲突,这是二战以后国际纷争不断的重要原因。传统“中”“和”思想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处理国与国关系的新思维,奉行传统“中”“和”理念,就会尊重文明发展的多样性,尊重其他国家的文明成果,尊重各国的历史文化传承和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将自身的发展方式强加于人。对相互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采取理解和包容的态度,处理国际争端时有理、有节,最终达到和而不同、平等协作、共同发展、互利共赢、和谐相处。

总之,传统“中”“和”思想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启示和实践指导意义,值得大力挖掘和弘扬。

(作者:文选德 王安中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与“和”思想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