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领导干部不得企业兼职:从政一心一意 官商各行其道(4)

【案例】领导干部不得企业兼职:从政一心一意 官商各行其道(4)

加强党政领导干部职业道德建设。让广大干部加强自身学习,了解到自己背负的社会责任和荣誉感,牢记进入公务员队伍时所立的“忠于国家、服务人民、格尽职守、廉洁公正”的誓言。

推动政企分开,建立有限政府。官员到企业兼职从社会环境来讲还是由于政府掌握了大量资源,很多行政审批过于复杂,部分招投标不透明公开,所以还应该积极推动政企分开,减少行政审批,例如上海自贸区企业登记只需要四天,这样大大减少了行政审批,方便了企业发展,企业也不会去权力寻租了。

《尚书》有云:“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党政机关干部在外兼职不得领取报酬落实会遇到一定困难,但相信这是政府用制度把权力关进笼子里的一项举措,对于中国完善市场经济有积极的意义,在全社会的努力下一定会成功。

【启示与思考】

   近日,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问题的意见》,在以往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对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作出了更加明确、严格的规定,为从严管理干部又推出一项有力抓手。

当前,“兼职”干部不在少数,而且发展趋势向基层单位集中,一些基层干部既是书记也是副总,是科长也是总经理,还有一些干部甚至有五六个“兼职”,每天都“忙”得焦头烂额。领导干部兼职不喊累,明目张胆的“官商结合”,一手抓权力一手抓利益,变相地为权力松绑,群众对此意见很大。

从职务兼职到权力兼职,“兼职”干部现象也确实引发了不少问题。领导干部身兼数职一来容易导致职务混乱、职责不清,成为日常工作推诿扯皮的借口;二来容易导致价值观产生偏差,一旦“是否有兼职”成为领导干部自我肯定、自我标榜的准则,就会形成一种错误导向,使得干部追名夺利;最严重的问题是容易滋生腐败,且不说“两头拿好处”的合法性、合理性值得质疑,如果官员手中的权力方向发生倾斜错误,兼职就成了以权谋私的工具,是干部管理的重大隐患。

此次《意见》的出台无疑对眼下混乱的干部兼职拉起红线,但要保证领导干部不越红线,制度落实到位是前提条件。领导干部兼职合理合法,组织部门要加强检查监督,认真对照意见要求进行审查,思想上扭转部分干部头衔衡量地位的错误观念,行动上做好相关整改工作,确保把从严管理干部落到实处。

有了规范,还需要有效的执行和严格的监督。党政领导干部包括离退休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规定要求,严格遵守纪律规定,主动接受监督,自觉维护干部形象。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履行职责,按照规定要求严格管理,对违规兼职任职的行为进行清理。要加强监督检查,与社会公众监督形成合力,将从严规范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行为落到实处,用看得见的方式和成效维护好社会公平正义。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