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护士夺刀救患者”诠释医患温情(4)

【案例】“护士夺刀救患者”诠释医患温情(4)

【启示与思考】

两名90后护士的勇敢行为值得钦佩,她们用行动证明了自己无愧于白衣天使的称号。在医患关系紧张的当下,这种行为更显可贵。这让公众感受到,广大的医务工作者与患者之间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对立关系,恰恰相反,在患者疾病缠身时,她们妙手回春;在病人面对危难时,她们挺身而出。

其实,类似的情况有很多。比如在非典期间,广大医务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战斗在抗击非典一线。再比如2012年4月,浙江龙游县人民医院一名患有酒瘾综合症的住院病人徐某突然情绪狂躁,砸碎了16楼病房走廊的窗户玻璃欲从楼上跳下,两名医务人员不顾个人安危,抓住徐某的双腿,成功实施救援。这些事实,充分展现了广大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的精神。对于医务工作者的奉献,公众应当记在心里。

我们不否认当下的医疗体制下,仍有医护人员将“吃回扣”、“开大处方”当作了堂皇的灰色收入,让医患矛盾日益紧张,以致于提到医护人员,不少人充满了愤懑和不解,甚至有公共仇视心态。

可今天的事实再次告诉我们,医患矛盾虽然存在,但绝对不是医患关系的全部和主流,更不是医疗发展主要矛盾,不能因为个别地方出现了医患双方的负面新闻,就对这种个别矛盾和不足动辄上纲上线、疯狂炒作。否则,这就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偏差。

就算是个别地方的医患关系有点“病”了,要治好这种疾病,除了依靠政府、医院、医生加大医疗改革、医疗投入,为好医生提供更多制度支持和鼓励,这个“疑难杂症”更需要广大患者心存感恩,怀揣温情和信任,用最广阔的胸怀,接纳曾有的缺憾和不足,用最真诚的对话,理解医生的难处和“夹缝中的生存”的不易,和医护人员等一起,除去医患关系的“病灶”,这才是 理性、明智、值得期待的选择,也才是当下医疗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包容与社会豁达心态。

让我们借助“护士空手夺刀救患者”释放出的医患温情,融化掉曾有的认知坚冰、社会误解、尊重缺失、沟通不畅。让我们将彼此置放到信任、开阔和互通有无的真诚平台上,创造更为和谐的医患关系,让医改迈向新台阶。

两名白衣天使的行为值得每一个人学习,更提醒着公众,我们在保护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上,是不是应该做得更多。在这段视频中,两位协助护士制服歹徒的群众能够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其实也给公众做出了表率。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