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解读三中全会公报 感叹中国改革决心

世界解读三中全会公报 感叹中国改革决心

thumb_500_500_20131113023501289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12日会议闭幕发表了三中全会公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昨天闭幕,当天发表的公报以及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被视为中国新一届领导层施政纲领的首次系统性亮相。对于已公布的这份近5000字的公报,从澳大利亚的铜矿老板到美国白宫的战略家,全世界都在努力解读。在众多崭新提法中,世界媒体12日关注最多的是,中国将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这被视为一种新的表述,是中国坚定走市场经济道路的一个信号。公报还提到中国将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这在周边国家中引发猜测。中国学者认为中国面临多种安全威胁,迫切需要整合资源,提高应对层级,韩国媒体则迅速联想到中日钓鱼岛的紧张局势。德国学者霍尔特曼12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说,中国当前的经济增长等指标都不错,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领导人拿出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姿态推动改革,需要很大的勇气,这在西方国家是不可想象的。

世界感受中国改革决心

“三中全会(公报):这个时刻终于来了。”昨天傍晚,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迅速刊登了三中全会公报发布的消息,透着望眼欲穿之感。报道称,过去4天,一直盯着新浪微博、《人民日报》和央视新闻广播,试图寻找会场上在讨论什么的信息。美国《全球邮报》12日称,十八届三中全会周二在北京闭幕,中国经济未来方向的决定对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有潜在影响。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