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国的努力方向
(一)增加对公共外交的投入
国家财政预算资金应更加向公共外交倾斜。西方政府一向重视在公共外交上的资金投入。近年来,西方国家对公共外交的投入不断增加。目前我国同西方国家相比,在公共外交投入差距较大。要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公共外交事业上的差距,资金上的支持必不可少。我国必须增加公共外交的资金投入与财政预算,以迅速提高公共外交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
(二)要拓展公共外交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中国的公共外交要善于开发国内研究机构、民间团体、公司和传媒界的有效资源,主动为其创造“走出去”的条件与机会。同时,还要积极培育和发展新的资源,适应国际公共关系领域新发展的新潮,利用国外的公关公司、专业经纪人和技术顾问等市场资源,提高公共外交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另外,还要充分利用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尤其是已经进入当地主流社会政治、经济、知识界的杰出人士,为公共外交服务。
(三)积极开展网络公共外交
互联网络的出现,使世界联成一个平面的政体。互联网已经在形式、空间和参与范围等方面扩展了政府公共外交能力,外交手段也应适应互联网时代而不断革新。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网络平台,开展对外交往、对外宣传和外交参与等活动,注重网络科技技术提升对中国公共外交的助推作用。一方面要着建设网络外交力量,尽早尽快发展属于自身的民间网络外交力量,努力构建和谐网络社会。另一方面要适度放开互联网,对网络过于严格和僵硬的管制,影响网民的参与意愿,公共外交效能也会受到影响。
参考文献:
[1]韩方明.公共外交概论(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檀有志.美国对华公共外交战略[M].北京:时事出版社,2011.
[3]赵启正.公共外交的智慧[M].北京:新世界出版色,2012.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