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郭夏:新生经济与改革创新——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6)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这个问题也是一个特别敏感的问题,公报讲没有说太多,确实很多问题很敏感、很复杂,不是轻易能解决的,要慢慢来,逐步解决。土地问题我认为实际上这里头有重大利益。为什么这么讲?我们搞建设这么多年,发的什么财,发的就是土地剪刀差的财。因为我们过去讲城乡差别,我们讲剪刀差都是工业产品剪刀差,我认为这都太老套了,这些东西没有什么油水了,剪不出东西来了。最大的剪刀差就是城乡土地剪刀差,这边收农民地的时候几万块钱,十多万块钱收回来了,这边一拍百万、千万拍出去了,中间巨大剪刀差。为什么有些地方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一开始农民没想那么多,说你搞建设、建设高速公路,征就征了,后来说搞住房,征就征了,农民很纯朴、很实在。最后听说他们发大财了,就给你一套房子安置一下,养老、社保也没解决,就业也没解决,他心里不平衡。另外,说你能盖我也盖,我盖小产权房,我便宜点,我不用拍卖,宅基地变相给卖了,挣点钱,最后也闹出一大堆事来,小产权房怎么处理。土地问题可以说是整个利益分配中的重要问题,现在很多地方政府可以说财政收入很大一块都来自于城市建设用地,所以现在我们城镇化的这种利益驱动有的是来自于土地。中央提出土地制度改革,在某种程度上至少是要正视这个问题,要去设法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我认为,首先就是要让失地农民有更多的利益保障。 前一段时间我参加一个关于养老问题的论坛,大家都在谈说我们社会保障、双轨制和养老,干部是一套办法,企业职工是一套办法,不公平,说应该是并轨。我说你们说这些东西,还都是属于城里人的话题,我说其实中国养老最大的问题是农民的问题,是农民养老的问题。现在数以千万计的老年农民,包括失地农民,他们的利益谁来保障?我们去做这种社保了,但是社保水平很低,过去我们征地的一些收入都已经修路了、盖房了、搞基础设施了、做了其他事,预算的时候都没他们这块,所以这个都是很大的问题。实际上对这些农村的老人来讲,你稍微给一点钱他们的幸福感会很大。我们要讲幸福经济的话,就要多替失地农民、多替农村的老年人口考虑一下,怎么样从土地收入中拿出一点来,给他们分享一下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所以从三中全会来讲,对这些肯定是要考虑的,要有一些新的制度出台,要解决失地农民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社会维稳问题就很难解决。另外,土地制度问题又涉及到土地财政。现在为什么大家征地有积极性?一个地方一说规划大一点,农田先规划上,等着将来没地票想办法,或者怎么去要。为什么?因为地票就是钱票,有了地将来就有钱。所以这种圈地冲动都来自于目前我们的土地制度,有重大的不合理因素。这种不合理在于什么呢?把今后多少代人的预期收益全给花了,这个土地你现在是拍卖了,以后50年、70年租出去了,等于你把将来的租金全给收了。按照这种推动的话,后头政府如果还想按照同样水平去经营的话,我还得卖地,我还得再把重孙子的土地租金都卖了,如果不卖就没收入。所以下一步,这段时间10年、20年、30年大家就摸着石头过河吧,土地财政上我们就先干着。这种做法不可持续,不是长久之际,这方面我们要有一个思想准备。当然现在咱们这个项目如果规划好了、蓝图画好了、地也圈好了,就可以好好的去分享这个成果,三中全会以后,有些情况可能会有一些比较大的变化。

责任编辑:周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