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非均衡到均衡:当代中国发展的政治逻辑(2)

从非均衡到均衡:当代中国发展的政治逻辑(2)

此后,发展理论出现质的转型,不再坚持单向度的普世的价值观,并对后发国家的发展起因、条件、道路、后果、存在的问题,试图作出符合各国本土实际的阐释。在这些具有阐释力的发展理论中,非均衡发展理论比较客观地阐释了像南美、非洲等这些后发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发展逻辑,从而成为一种比较具有说服力的“发展经济学的经典理论”。

非均衡发展理论,也称为不平衡发展理论(unbalancedgrowth theory),是美国学者赫西曼针对后发国家提出的发展战略理论。他将发展视为“一种不平衡的连锁演变过程”,是一种“无需牺牲不平衡增长所带来的宝贵发展机制”。④在《经济发展战略》中,赫西曼认为,“在一个竞争经济中,收益和损失是不平衡的征兆,我们的目标是使不平衡存在而不是使其消失。要使经济向前发展,发展政策的任务是保持紧张、不成比例和不平衡。……因此,从我们的观点看,‘导致偏离平衡’的结果恰恰是发展的理想格局。因为这种结果的每一个连续发展都是由过去的不平衡引起的,并且转而引起新的不平衡,要求进一步的发展”。⑤由此,赫西曼认为非均衡发展是发展的动力,正是非均衡发展导致并促进发展进而实现均衡发展。赫西曼提出非均衡发展理论,基于以下三个理由:

首先,资源匮乏。“发展通常是指从某一经济形态到更进步经济形态的变动过程”,而作为一个不发达的后发国家必然缺乏齐头并进所需的各类资源,它将不得不采取“一个全新的、自成体系的现代工业经济,叠置在停滞的同样自成体系的传统经济部门之上”的方式实现发展。如果一国有能力实现均衡增长,它自然就不成其为不发达国家了。⑥也就是说,资源匮乏问题制约了后发国家的全面、均衡发展。

其次,发展规律。发展是“按照主导部门带动其他部门增长,由一个行业引发另一个行业增长的方式进行的。换句话说,两个不同时点上形成的两幅静止图像所显示的平衡增长,是一些部门追随某一部门一系列不均衡进展的最终结果。如果追随部门的发展超过了它的目标(事实常常如此),将引发其他部门进一步的发展。这种跷跷板式的增长,与各业齐头并进的‘平衡增长’相比,好处是给诱导性投资决策留有充分的余地,因此使我们主要的稀有资源得到节约,即名副其实的决策”。⑦可见,从发展规律看,发展是一种梯度的、非均衡的过程。

其三,地理因素。从地理的角度看,区域间或国际间的经济增长也必然是非均衡的。若要提高国民收入水平,就必须首先发展一个或几个地区中心的经济力量,这些“增长点”或“发展极”反映了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却“是增长本身不可避免的伴随情况和条件”。⑧

因此,发展必然是非均衡的。当增长显示非均衡时,“可能表现出增长处于最佳状态的情形。在分析不平衡增长的过程中,我们总可以证明,某一点的先进会给随后的其他点带来走向增长的压力、拉力与强制力量”。⑨从而,形成“极化效应与淋下效应”⑩,促进发展。

非均衡发展理论结合后发国家资源匮乏、地理差异明显等特点,提出从一个或者几个点出发,以有限资源优先发展一个或者几个领域,从而对其他发展部门产生倒逼,促进社会非均衡进步的发展逻辑。它曾经阐释了像哥伦比亚这类后发国家的发展路向,关照中国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历程,也具有类似的发展逻辑。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