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对我国主流价值文化的期待及其启示(4)

公众对我国主流价值文化的期待及其启示(4)

1. 必须加强我国主流价值文化的构建。由以上阐述和分析,我们深感有必要加强我国主流价值文化的构建。其理由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公众希望加强构建。我们不仅可以从公众对我国主流价值文化现状不够满意以及对我国主流价值文化构建的期待可以看出,我国公众希望加强我国主流价值文化构建的力度,而且我们还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其结果也是相同的。对于问卷中的“您认为有必要构建当代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吗”问题,数据显示的结果( 有效8 081,缺失75 ) 是: 认为有必要的4 581,占56. 2%; 无必要的1 316,占16. 1%; 不确定的1 945,占23. 8%; 其他239,占据2. 9%。如果不考虑不确定的和其他的,那么认为有必要的占绝大多数。这一数据表明,我国公众大多数都认为构建我国主流价值观是有必要的。第二,公众对主流价值文化的一些不正确的看法,也表明我国主流价值文化构建得不够,还需加强。前面对“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否了解”这一问题的调查情况表明,了解的只占被调查对象的8. 8%,了解一点、不了解、不关注的占90%以上。由此看来,我国公众对我国主流价值文化还相当缺乏了解。导致这种情况的无非是两种原因; 一是构建我国主流价值文化的力度还不够,以至于如此多的公众对我国主流价值观缺乏必要的了解; 二是构建的方式方法不对,就是说,也许我们已经在构建方面作了很多努力,但收效甚微。无论那方面的原因,我们都必须加强主流价值文化的构建,而且构建必须科学、合理、可接受。第三,当代中国公众在价值观方面存在着不少的误区,也表明要加强主流价值观的构建。社会主流价值观应该是得到公众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即成为所谓“社会流行的”价值观,但是我国公众在价值观方面存在着不少的误区。这种情况也表明,我国的主流价值观构建的力度不够,成效不明显。这也可以从我们对以下问题的调查中得到印证,即“您认为当代中国人价值观的误区主要在哪里”。这一问题的结果数据( 有效7 854,缺失302) 是: 价值观模糊3327,占40. 8%; 对西方文化的一味否定1 062,占13%; 对传统价值体系的一味否定1 191,占14. 6%; 其他的为选择这三项中的两项或以上的。其中价值观模糊的问题最突出,而这一问题与主流价值观的教育、影响不够直接相关的。

2. 我国主流价值文化应当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有传统文化底蕴、与国外文化接轨,具有优越性、包容力和开放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文化。关于我国主流价值文化应该是什么样的文化,虽然人们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分歧,但从调查的结果看,大多数都认为我国主流价值文化应当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内涵: 一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二是有传统文化底蕴并与国外文化接轨; 三是具有优越性、包容力和开放性。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存在着如何使其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问题。中国化不仅要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而且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通。时代化就是要体现当代人类和中国的时代精神,特别是要体现中国改革开放创新的时代精神,而这就是当代中国具有根本意义的国情。做到了这两点,大众化就有了基础,但还不够,还必须使马克思主义以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入他们的生活和心灵。只有做到了这三点,马克思主义才能成为当代中国主流价值文化的主导价值观。从前面调查数据所显示的情况,这方面还有非常艰苦的工作要做。

要有传统文化底蕴、与国外文化接轨,就当前而言,最重要的要对公众特别是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国外特别是西方吸收了不少的思想文化,应该说我国的文化在与国外、世界接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当然也还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而且在我们的问卷中,公众也表达了这种看法。但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够,自“五四”运动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批判得太多,继承和弘扬得太少,这是我国主流价值文化构建面临的最突出、最迫切的任务。从我们问卷中“当前有无必要对学生展开仁义礼智信等传统教育”问题获得的数据看,约3 /4 的人认为非常有必要,认为没有必要的只有3%( 表4) 。

4

一种价值文化要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文化,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其一,一个社会必须是价值多样化的,或者不如说,社会管理者允许多种价值文化存在。如果一个社会是价值文化一统的,不允许所推行的价值文化以外的价值文化存在和流行,这个社会就不存在主流非主流价值文化的问题,只有一种推行的价值文化流行。其二,在多种价值文化中,有一种价值文化真正能起主导作用,其他价值文化不能与之相对立、相抗衡,相反与之共生共存,并且接受它的引领和指导。”①就是说,这种文化必须是具有包容力并且开放的。主流价值文化存在的前提是价值文化多元,主流价值文化是在多种价值文化中起主导作用的价值文化。如果一个社会只有一种价值文化,它就不能说是“主流的”,而只能说“一统的”。因此,主流价值文化对于其他价值文化就应具有包容性,否则其他价值文化就很难存在下去。同时,主流价值文化还得开放,从其他价值文化中吸收有益、先进的内容,使自己强大和有竞争力。

我们认为,具有了以上三个方面的规定性,我国的主流价值文化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文化。事实表明,我们称中国当前推行的价值文化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文化是容易的,也许只需要在党中央的重要文件加以规定就行了,但是,要使它在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文化还需要做许多工作。

3. 主流价值文化构建需要“三位一体”的协同作用。我国的主流价值文化绝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而是通过构建形成的,这是无可怀疑的。但是,由谁来构建、怎样构建,人们的看法就存在着较多的分歧。在这方面,我们的问卷也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 表5) 。

5

这一调查数据告诉我们,我国主流价值文化的构建主要得依靠党和政府、思想教育、大众传媒三者的协同作用。我们可以将这三者称为“三位一体”的构建力量,也可以称为“一主两翼”的构建体制。在这三种力量中,党和政府是引擎,更是舵手,只有在党和政府的正确而坚强有力的领导下,我国的主流价值文化才能建设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文化。

4. 要努力扩大中国主流价值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其在世界价值文化中的话语权。我国正在成为经济强国,也正在努力建设文化强国。我国要成为文化强国,最重要的是扩大和提升中国主流价值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从我们调查情况看,我国公众对我国主流价值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是不满意的,而且寄予厚望。在我们的问卷中,问到了“当代中国价值文化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如何”,回答的结果是: 认为影响力大的仅占26. 6%,而认为影响力一般或没有影响力的占72. 7%。就是说,我国有近3 /4 的公众认为我国主流价值文化的影响力不够。这一调查数据表明,扩大和提升中国主流价值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使之成为全世界普遍认同、称赞和借鉴的价值文化品牌,是我国主流价值文化建设刻不容缓的任务。

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还安排了一个“全世界是否应当有一个统一的价值文化”的问题,虽然被调者只有33. 5%的人认为应该有,但如果真的建立这样一种价值文化,中国主流价值文化能否在其中起主导作用,中国能否掌控这种价值文化的话语权呢? 这个问题我们现在就着手考虑,也许不算为时过早。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