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定华:小巷总理的公仆情怀

陈定华:小巷总理的公仆情怀

核心提示:8月9日,67岁的台州市路桥区金清镇金清港社区党委书记陈定华,因罹患淋巴瘤,永远地离开了这片他热爱的土地和无限眷恋的父老乡亲。在社区工作30年间,他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奉献。

8月9日,67岁的台州市路桥区金清镇金清港社区党委书记陈定华,因罹患淋巴瘤,永远地离开了这片他热爱的土地和无限眷恋的父老乡亲。在社区工作30年间,他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奉献。

时至今日,当地干部一提起陈定华,就会哽咽流泪;出殡那天,上千群众从四面八方自发赶来送行;陈定华留下的“遗言清单”上,列的全是社区的工作,没有一条涉及自己和家人,令人肃然起敬,潸然泪下。

近日,台州市委作出“关于开展向陈定华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连续几天,一场场陈定华的先进事迹报告会,感动了成千上万名干部群众……

社区当家人:春蚕到死丝方尽

“我们天天劝你去医院,可你始终牵挂着社区的工作,直到7月11日下午,你用微弱而深沉的长音在喊我,我们才把你扶出办公室……”

8月14日,在陈定华的追悼会上,金清港社区主任陈国庆的一番话,让现场的很多人泪流满面。

“社区工作是我一生无悔的选择,我愿为它贡献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是1983年4月,陈定华成为和平居委会副主任时作出的承诺。这一承诺,他践行了30年。

陈国庆记得:7月11日下午,陈定华与她的最后一别。那天,陈国庆突然听到隔壁办公室老陈微弱的呼喊声,她赶紧跑过去,只见老陈半躺在沙发上:“我实在太累了。明天去杭州检查身体,社区的事就全拜托你了。”陈国庆提出送他回家休息,老陈摆摆手:“省级卫生镇复评的事正在紧要关头,你们都很忙。你扶我到门口,我自己回去。”就这样,老陈蹒跚而去的背影,永远定格在陈国庆和其他社区干部的眼中。

“老陈得病不是一天两天了,就靠吃药拖着,怕影响工作。他的身体也一天比一天消瘦。”陈国庆悲痛地说。4个月前,老陈忽然把陈国庆拉到办公室,把电脑上所有的资料都拷贝给她。“现在想来,可能那时他自己就有所察觉了。”

省级卫生镇复评是金清镇今年的重点工作。金清港社区位于主城区,是创卫的主战场。今年7月的太阳比往年都要毒辣,虚弱的老陈却顶着烈日,带病指挥清扫卫生死角,劝说街坊规范经营。

同事们都劝老陈回家休息,他坚定地说:“省级卫生镇复评工作5年一次,镇里好不容易获得这个称号,不能因为我们的工作疏忽而丢了这项荣誉,等复评过去了,我一定听大家的话,去好好检查身体。”

直到7月11日下午,实在挺不住的老陈才同意去杭州的医院检查身体。第二天,他被查出患了淋巴瘤,需要动大手术时,全家人都懵了……

7月12日晚上,陈国庆接到老陈的电话,电话那头,声音很微弱:“妹子呀,我要在杭州住院一段时间,你要带好12位姐妹,有你们在我什么都放心!”

7月13日一大早,陈定华又打电话给陈国庆,一连问了创卫情况、孤寡老人走访等5个问题。

陈定华女儿陈琳说,爸爸在杭州住院期间,心里还是惦念着社区的事情,几乎每天都会和同事通电话,有时虚弱得讲不出话,就叫她发短信。

“姐妹们放心,我一定会健健康康地回到你们身边。”这是老陈经常在电话里对同事说的一句话。可是谁也没想到,她们等回来的,是陈定华去世的噩耗。灵柩返乡的第二天,陈琳拿着一张手写的A4纸找到陈国庆:“这是父亲在病床上叫我记下来的,也是他的遗嘱,叫我一定要亲手交给你们。”

陈国庆接过一看,只见写着:“西街老人协会房子破旧,漏雨倾斜,叫国庆抓紧修好。”“西街老党员罗梅兰,丈夫、儿子死亡,家里较困难,叫国庆同邦恩片长讲一下,慈善救助一下。”……总共7条,全是对社区事务的殷殷嘱托。

陈国庆泪水夺眶而出,立刻召集其他12名社区干部,召开了一个遗言落实会。如今,这7条嘱托已一一落实。

责任编辑:姜波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