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定华:小巷总理的公仆情怀(2)

陈定华:小巷总理的公仆情怀(2)

核心提示:8月9日,67岁的台州市路桥区金清镇金清港社区党委书记陈定华,因罹患淋巴瘤,永远地离开了这片他热爱的土地和无限眷恋的父老乡亲。在社区工作30年间,他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奉献。

群众贴心人:千金难买邻里情

8月14日,是陈定华出殡的日子。天蒙蒙亮,金清镇金清港社区的中老街,哭声一片。

39岁的四川人倪玉琴手举“定华书记一路走好”的纸牌,泪如雨下。2005年2月3日,倪玉琴突然难产,家里的存折也不翼而飞。陈定华知道后,不仅帮助联系医院安排手术,还送来红糖、鸡蛋,并把身上的500元钱都掏给了倪玉琴。倪玉琴女儿平安降生后,把孩子取名为王金晶,寓意是金清干部群众帮助的结晶。8月13日晚上,她得知老陈第二天出殡,请人写好,第二天凌晨5时出门,双手高举这一纸牌,一路为好书记送行,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社区警务室协警梁啸在老陈遗像前长跪不起。今年春节前一个晚上,天气寒冷。正在巡逻的老陈看到他没披大衣,连忙脱了自己的大衣为他披上。第二天,老陈还特意为他买了件新大衣。

“定华这么好的人,怎么就这么快走了呢?”82岁的老党员罗梅兰,把陈定华送给她的一床棉被珍藏起来。她的丈夫和两个儿子因病或遭遇车祸相继过世,生活困难。陈定华逢年过节就去她家嘘寒问暖,送上慰问品和红包,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关心她。

街角杂货店店主汪荷莲原本隔三岔五就能看到陈定华戴着红袖章,和社区同事一起在街上巡逻。6年前的一个晚上,一伙歹徒入室抢劫,辛苦一天的小店入账现金和贵重物品全被卷走。从这之后,社区就组织起巡逻队,从晚上9时开始,一直到次日清晨5时,从未间断。那以后,社区治安状况好了很多,盗抢事件再也没有发生过。

西街老年协会会长陈度梅感叹:“陈定华在做社区书记前,开过电器修理店,协会里电视机坏了,他帮你修;电灯泡坏了,他也搬张凳子过来给你换。”不但如此,邻居家的电器坏了,只要他知道,都会主动上门免费维修。而他也是社区里困难户和孤寡老人家的24小时免费电器维修工。

“群众找我办事,两次碰不到,我就上门服务。”这是陈定华给自己定下的规矩。社区居民老赵和老张因为生活琐事,经常闹纠纷。陈定华上门调解:“社区是个大家庭,千金难买邻里情。有啥矛盾摊开来说,说开了,就过去了。”他一次次上门,终于感动了老赵。他在“遗愿清单”中,还不忘叮嘱社区同事陈领聪,要把两老的矛盾继续调解好。

班子领头人:一件实事胜万言

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远程教育省级学用示范点、充分就业社区……在社区会议室里,30多面奖牌挂了满满一墙。这些荣誉,都凝聚着老陈的心血。

金清港社区由原来的7个居委会合并而成,户籍人口9000人、流动人口6000人,是个名副其实的大社区。为了掌握民情,陈定华将社区划为7个单元网格,分片区管理和服务。根据每个网格的人口结构和特点,组建了7支服务队。为此,台州市“区域化党建、联动式服务”现场会还专门到金清港社区取经。

金清港是老城区,木结构房屋多,每月逢“六”的这3天,老陈都要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去年农历年三十晚上,后街154号郑素霞家发生火灾。正在吃年夜饭的老陈扔下碗筷赶到现场,一边打电话报警,一边打开最近的几处消防栓压制火情,同时安排人员引导指挥消防车。因为老陈指挥得当,一场大火被及时扑灭。

老陈在家里待不住。女儿陈琳说,父亲每天晚饭后都要出门东走走西看看,名为散步,实则巡逻。

老陈待人随和,但遇到事情,他可不讲情面。后街河是社区内唯一一条河流,两岸住满人家,卫生状况堪忧。一天晚上,老陈发现一家餐饮店偷偷往河里倒垃圾,立即上门批评教育了老板。

“老陈为人正派,敢于担当,从不把矛盾上交到镇里。有他在,我们省心不少。”金清镇党委书记陈庆中说。

2010年4月2日,社区办公室突然涌进五六十个居民叫嚷着要上访。原来是铁通公司在社区一户居民房顶上安装了一个基站,担心辐射的附近居民不干了。陈定华一边向镇里汇报,一边安抚群众情绪。经过与铁通公司充分沟通,一周后,基站顺利拆除,想闹事的群众都对老陈佩服得不得了。

老街里的街心公园,原本是一片垃圾场。有一次,老陈在电视上看到大连把垃圾场变公园的报道,随即学来。随后,他走机关、跑学校、访企业,终于叼泥筑巢似地凑起5万元钱,成就了这片新绿。

“老陈经常教育我们,说一万句空话不如干一件实事。”陈国庆说,老陈为社区干了这么多实事,群众永远都念着他的好。

“定华书记每天最早到办公室,最后一个离开,还要检查门窗是不是关牢。”社区门卫潘仙宝说。

陈国庆说,老陈28岁时父亲就过世了,留下母亲和8个子女。他长兄如父,和母亲一起把弟妹拉扯大。老陈不仅在家里是家长,也是社区有名的“大孝子”。

每天早晨,陈定华要给86岁的老母亲泡好茶送到床头;冬天的每一个晚上,他都要给母亲泡脚按摩。每次吃饭,他把第一口菜都往母亲的碗里夹。每次出差,他都记得给母亲和妻子买礼物。

14名社区工作人员,陈定华是唯一的男同胞。他虽是领导,也是大哥。每当看到办公室没茶水了,他就为大家烧水泡茶;每当大家完成一项任务,他总是竖起大拇指夸奖大伙。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但陈定华和社区的13位姐妹,团结得像一个人。

陈定华居住的老屋漏雨,一直顾不上修,他在病床上却一直惦记着老年协会的房子漏雨。在陈定华去世后3天,社区工作人员齐心协力,完成了老年协会房屋的修葺工作,告慰陈定华的在天之灵。

他女儿陈琳多年前从黄岩供销社下岗,到处打零工。陈定华为社区困难家庭解决了一个个就业难题,却从来没有为女儿安排过工作。问陈琳怨不怨父亲,她说:“我爸就是这样一个人。”

责任编辑:姜波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