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几点启示
列宁关于保持执政党纯洁性思想及其成功实践,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中国共产党的纯洁性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一)执政党的纯洁性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协同推进
在领导俄共(布)执政的伟大实践中,列宁坚持从思想纯洁、组织纯洁、作风纯洁以及清正廉洁等多方面协同推进来加强执政党的纯洁性建设,有力地推动了苏俄建设事业的发展。执政党的纯洁性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单打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中国共产党的纯洁性建设,同样需要多方面协同推进。首先,应保持党的思想纯洁。因为思想是导向,是灵魂。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理想信念不坚定,就会得“软骨病”。其次,应保持党的组织纯洁。组织纯洁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核心,要不断提高党员队伍质量,“严把入口、加强教育、强化监督、畅通出口”。第三,应保持党的作风纯洁。要保持党的作风纯洁,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检验作风纯洁性的试金石”。最后,应保持党员干部的清正廉洁。党员干部的清正廉洁则是保持党的肌体永远健康的重要保障。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建立反腐败的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
(二)保持执政党的纯洁性,要注意发挥领导干部的榜样标杆作用
在推动党的纯洁性建设方面,列宁始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使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拥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中国共产党的纯洁性建设,同样要注意发挥领导干部的榜样标杆作用。保持执政党的纯洁性,“关键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因为他们“既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又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执行者和实践者”。他们在保持党的纯洁性方面负有极为重要的责任,而且职位越高,负有的责任就越重,以身作则的榜样标杆作用也就越大。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三)执政党的纯洁性不是一劳永逸的,越是长期执政越要注意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
列宁提出的关于保持执政党纯洁性思想,有力地推动了俄共(布)纯洁性建设以及苏维埃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但遗憾的是,列宁逝世后,苏共领导人逐步忽视了纯洁性建设,使其呈现出重力加速度下降的现象,最终导致亡党亡国丧失政权的悲剧。苏共的悲剧警示我们:党的纯洁性不是一劳永逸的。目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更加突出,所面临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凸显”。这些考验说到底“考”的就是党的纯洁性,这些危险“险”的也是党的纯洁性。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比以往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因此,必须要居安思危,牢固树立越是长期执政越要注意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的观念,“不断增强党的意识、政治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在群众中的威信,才能赢得人民信赖和拥护,才能不断巩固执政基础,才能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
注释:
[1] 苏联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名称并不相同,1918年3月至1925年12月,称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简称俄共(布)。本文为行文方便,统称为俄共(布)。
[2] 《列宁全集》第2版第39卷第27页,第33页,第288页,第391页。
[3][6][10] 《列宁全集》第2版第38卷第311页,第354页,第243页,第311页,第269页,第140页。
[4] 《列宁全集》第2版第43卷第19页,第17页,第18页,第17页,第54页,第53页。
[5] 《列宁选集》第3版第3卷第783页。
[7] 《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第2分册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44页,第26页,第217页,第54页,第176页,第65—66页,第56页,第296页。
[8] 《列宁全集》第2版第42卷第184页,第314页,第581页。
[9] 《列宁全集》第2版第34卷第155页。
(作者简介:山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