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

——基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相统一的视角分析

二、选择中的坚持 

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探索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与发展的过程,也是同各种错误观念、思潮作斗争的过程。其中,“封闭僵化的老路”与“改旗易帜的邪路”不仅在过去,即便在目前依然会影响和干扰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与认同。因而,就此而言,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首先从思想与行动上同这些错误倾向划清界限,从而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时又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发展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对于当前我国思想文化领域存在的多样化社会思潮,很多情况下不能简单说不,但其中有些思潮、观点和认识确实严重背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甚至成为阻挠其进一步实现理论和实践创新的羁绊,必须引起高度警觉与注意。

对于“左”派思潮所内蕴的社会主义热情,特别是新“左”派思潮对社会公平问题所一贯坚持的价值审视与学理批判,要予以肯定。但是,如若就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借题发挥,进而“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便是重蹈“封闭僵化的老路”。鉴于此,邓小平早曾明示: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自由主义主张市场机制、倡导公平竞争、彰显个体权益,无可厚非。但是,如若像某些新自由主义的鼓吹者那样,将市场调节片面化、个人利益极端化、政府职能颓废化,显然有失科学。

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有可鉴之处,特别是民主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建设与管理方面的某些成功经验,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具有直接的参考和借鉴价值。但是,如若认为甚至主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前途就是民主社会主义,实际上就是放弃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样会使中国社会发展蹈入“改旗易帜的邪路”。

历史虚无主义是股迷惑性和渗透性都很强的错误思潮。这股错误思潮经常以“反思历史”为借口,不仅“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而且甚至还将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归置为当下各种社会问题的“原罪”,并由此剪裁、扭曲和丑化党的历史。实质而言,这股错误思潮就是借着“反思”或否定党的历史进而否定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

不管是“封闭僵化的老路”,还是“改旗易帜的邪路”,都自觉不自觉地把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对立起来,以相互割裂的历史碎片充当自己的理论“补丁”。这些论点虽然不符合唯物史观,有失科学与客观,但是由于其经常许诺以“公正”、“自由”、“民主”、“人道”、“人权”等托词,所以影响不菲。针对这种情况,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把“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探索”与“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说清楚、讲明白。这样,才能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在这个基础上把党和人民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