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度入手严防“破窗效应”

从制度入手严防“破窗效应”

核心提示: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对党政机关经费管理、国内差旅、因公临时出国(境)、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活动、办公用房、资源节约等都做出了全面规范。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对党政机关经费管理、国内差旅、因公临时出国(境)、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活动、办公用房、资源节约等都做出了全面规范。这次《条例》的出台为党政机关公务活动开了制度之窗——如果把制度比喻为窗户,当事人可以通过这扇窗户看清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行到什么时候止,为到什么时候停;其他人也可以通过这些制度之窗,察看到你行为是否中规合矩。这样的结果是,众目睽睽之下,对任何人来讲,“寻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甚至几乎没有。

筑牢反浪费堤坝,就要对制度之窗“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既然有了制度之窗,就应该常常擦拭,不要让制度晦而不明。每一个公务人员都要清楚每一扇制度之窗代表的意义,知道违反制度可能带来的危害。这就要求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对《条例》的内容有针对性的学习,弄清楚令行禁止的全部含义,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体现《条例》的严肃性。经常擦拭窗户的另外一层意义是,只有窗户干净了,才能做到对外公开,窗外的人才清楚窗内的人都做了些什么,哪些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杜绝浪费,规范公务人员在公款开支上大手大脚的行为,靠一室之内的慎独内敛功力还是不够的。一个单位年底预算还剩下多少、公务接待的标准是什么,配备公车的级别又是怎样的,既然《条例》中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就要打开天窗说亮话,让规则晓之于民。惑止于知者,只有解决了民知才能解决民惑,才能消除民疑。

筑牢反浪费堤坝,还要经常擦拭心灵之窗。心如明镜台,何处染尘埃?制度是外部性的,奢侈浪费的内因还是在人。为什么要对公务人员在“三公”消费方面三令五申,这不仅因为勤俭节约的行为关乎党政机关的形象,更在于从公共治理价值而论,行政机关并不能直接创造社会财富,公务人员所花费的每一分钱,都是纳税人的血汗钱。如果每一个公务人员在执行任何支出预算的时候,都能想到这一点,才有可能做到一分一毫当思来之不易,半碗稀饭恒念物力维艰。精神缺钙、信仰缺失、道德迷失、人性丧失,心灵焉能不蒙尘?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 ”,剪除奢侈浪费的私心杂念,最好的方法还是涵养内心正能量,让厉行节约的春风助长庄稼密密匝匝,让杂草没有一寸生长空间。

筑牢反浪费堤坝,更要筑牢第一道防线,严防“破窗效应”的出现,严惩那些以身试法,冲破制度底线,打破制度窗户的人。这次《条例》对制度的有效执行做出了可操作性的规定,比如,发现一个部门出现违规现象,就要直接对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问责。从许多事例看,在一个单位里面,敢于打破第一扇制度窗户的人,往往是单位的一把手,因此在厉行节约方面,管住了单位的一把手,制度窗户才会得到更好的守护。

只要人人都不去打破制度的“窗户”,人人争做“窗户”的敬畏者、守护者,党政机关的“窗户”才能更明亮,才会有更多阳光透进来。届时,政通人和、风清气正的机关形象才会跃然在每一个人的心头,和阳光一起进来的,肯定还会有更多衷心的赞扬。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