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号进来了,后面可能还有70个号
那些忍受病痛折磨的孩子从早晨饿到现在,贾立群不忍自己去吃午饭。他一天的第二顿饭往往要等到下班以后,有时甚至要到晚上8点。
2012年3月初的一天,贾立群走进门诊楼大厅,随后便踏上楼梯。就算电梯前没有无数患儿和家属的拥堵,他也不会去乘电梯,因为他的工作地点就在二层北侧——他是影像中心的一名医生。
超声室外,麇集着众多的患儿和家属。北京儿童医院日均门诊量8000,暑期飙升到10000,使得年门诊量超过250万。这其中,至少有十分之一的患儿需要做B超检查。
贾立群开门进去。迎面摆放着一些玩具,以备哄逗患儿之需。贾立群来不及穿上白大褂,先把几个写有“医用超声耦合剂”的塑料瓶摆上暖气。其时刚刚入春,天气乍暖还寒,依照国家规定,北京市仍在集中供暖。
这是贾立群的一项发明。做过B超的人都知道,检查时要涂上冰凉的耦合剂,天冷时会让人一个激灵。成人尚且如此,孩子更会害怕,所以在寒冷时节,贾立群总是先把耦合剂用手捂热,后来为了节省时间,改为事先用暖气加温。
8点就要到了,贾立群迅速换好白大褂。他知道,马上就要进入一个没有片刻喘息的阶段,甚至连喝水如厕的时间都没有。
第1号进来了。后面可能还有50个号,或者70个号。
贾立群检查得非常仔细,不过效率还是很高。回想自己刚接触B超这一新技术时,从早忙到晚也看不了几个患儿,而现在竟能达到近70例的纪录,实在有些不可思议。但有时家长却很急,不是因为孩子哭闹,也不是因为病情严重,就是源于心底的焦虑,他们总是催问:做好了吗?做好了吗?每逢此时贾立群只得无奈地笑笑:您不能着急啊。这就跟蒸馒头似的,您不能老是揭盖去看它。
无论家长如何焦虑,贾立群依旧按部旧班,认真细致。贾立群有一个好习惯,无论医生开出的B超单要检查哪里,最后他总要在孩子身上全方位地再横扫三下,由此生发出的故事不是一两个。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