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社区公共服务提供现状与居民需求调查(3)

北京社区公共服务提供现状与居民需求调查(3)

立足需求,找准定位提升社区公共服务水平

基于上述调查结果,笔者建议政府在社区公共服务的提供上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按需提供。同时,积极引进市场化竞争机制,不断提升服务质量,解决好群众关心、关注的社区问题,鼓励和引导居民广泛参与社区服务,让居民成为社区发展的引导者和推动者。

首先,继续加大社区在医疗、治安及环境综合治理领域的公共服务力度,优先发展和满足区域特色需求。医疗、治安和环境综合治理作为最基本的社区公共服务项目,虽然在北京社区提供得较为普遍,但依然是百姓最为需求和关注的服务内容。

其次,认真研究社区人口构成,积极引进市场化竞争机制,对症下药,提高社区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居民作为社区服务的最主要对象,引导着社区公共服务的发展方向。调查结果显示,除了对基本医疗、治安和环境综合治理服务的需求,退休人员、老年人较为集中的社区对于就餐送餐、居民转诊、居家养老和群众文化生活等服务的需求较强烈,中青年人规模较大的社区对急救保健、早教、法律、消防安全和应急等服务的需求较大,失业人员较多的社区则对就业咨询和介绍服务需求较大。

有鉴于此,社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应摸清社区人口构成,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提供服务,提升社区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例如,在中青年较多、孩子较多的社区可以以儿童为主题举办一些画展、游艺类活动;尤其在寒暑假期间增加此类活动的频次。在老年人较为密集的社区,经常举办保健类、心理健康类讲座和公益性义诊活动,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同时,在早教、居家养老、就餐送餐等适于市场化运作的服务项目上,通过市场竞争机制,积极引进社会组织和企业组织参与和提供,以专业化的队伍和管理方式提升社区服务质量。

最后,倾听百姓心声,提高社区工作的群众基础。群众满意是检验社区公共服务效果的重要标准,群众对社区公共服务的意见和建议也是改进和完善公共服务工作的努力方向。因此,政府在提供社区公共服务时一定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听群众意见和心声,把好事办好、办实,办到百姓的心坎里。

(作者单位:北京市统计局)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