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爸爸去哪儿》走红掀亲子教育热

【案例】《爸爸去哪儿》走红掀亲子教育热

【文化产业案例】 

【事件介绍】

亲子节目热播追问“爸爸去哪儿了?”

他们是中国人人皆知的“明星”,最近却流行以“父亲”的身份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在以父亲为主角的亲子节目中,他们脸上没有了往常面对摄像机时的自信笑容,取而代之的是拿起锅铲和哄孩子睡觉时的满脸无奈……

近期,以父亲为主角的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成了火爆的综艺节目。节目原版模式购自韩国MBC电视台,节目中,五位明星爸爸在72小时的户外体验中,单独照顾子女的饮食起居,共同完成节目组设置的一系列任务。

除了《爸爸去哪儿》,《人生第一次》、《老爸老妈看我的》、《好爸爸坏爸爸》等亲子节目也遍地开花,明星爸爸们的“育儿经”在社会上引起了大范围的讨论。

 细腻型、散养型、迷茫型……专家分类点评明星

在西南大学学前教育专家杨晓萍看来,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父亲的性格、行为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爸爸去哪儿》中,五位明星父亲的教育方法决定了孩子的成长方向。

“在林志颖对儿子的教育里面,有个细节,就是他用报纸和剩米饭糊窗户,这体现了林志颖细腻体贴地用言传身教的方式去培养孩子,所以,林志颖是个细腻型的爸爸。正是他这种细腻的教育方式,导致他的儿子也很安静细腻。”杨晓萍说。

而“小石头”的爸爸——演员郭涛是截然不同的,杨晓萍认为,他是“散养型”的爸爸。虽然快40岁了才得子,但郭涛并没有骄纵。“即使石头胳膊受伤,他也没有对孩子有更多的照顾,也会让孩子帮忙倒垃圾,让孩子有担当,在我看来是让‘小石头’按照西北纯爷们的路数在成长。”

跳水奥运冠军田亮被评为“迷茫型”的爸爸,因为“管不住孩子”。“就像田亮自己在片子里说他是个年轻的爸爸,女儿一哭就搞不定,他还没有找到和女儿沟通的最好的方式。”杨晓萍说。

除此之外,模特张亮、导演王岳伦被评价为“放手型”和“哥们型”的父亲。

“每一种类型都有优缺点,对于这五种类型来说,细腻型的要粗犷,散养型的要有尺度,放手型的要逐渐加大对孩子的掌控,迷茫型的要更多树立威信,哥们型的要学会收敛。”杨小平说。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