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三
如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如实记录学生表现 作高校招生参考
《决定》中提到,要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刘利民表示,关键一点在于,要健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如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一个班学生这么多,怎么评出一个优良中差?”刘利民说,按现在有些地方实行的办法,就是写实性的,“这个学生做了什么,学了什么,做了什么公益的事情,记录下来,给招生院校作为一个参考。”
刘利民表示,教育部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健全公示等诚信机制,确保材料真实可靠。
解读:袁振国也认为,国内的综合素质评价确实非常薄弱,如要改善,最好从比较有把握、操作性较简单的地方入手,比如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结果,“学生发了什么文章,做的活动到底有什么具体收效等等。”
追访
解决择校热
19大城市拟“一市一案”
为解决择校热,刘利民称,教育部已制定《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即将印发。还将针对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的择校热,加强分类指导,“拟专门就19个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规范入学工作提出指导,坚持一市一案,要求各市提出有针对性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此外,还要鼓励各地积极探索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情况为依据的招生方式,完善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