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工作者谈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4)

宣传工作者谈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4)

掌控意识形态的主动权必须提高理论宣传队伍战斗力。在专家队伍层面要着力解决不了解实际、不会说大众话的问题;在基层理论队伍层面要着力解决理论素养不高、总结提升能力不足的问题,构建起有利于专家学者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有利于基层理论宣传人员不断提高理论素质,并相互取长补短的提升机制。

掌控意识形态的主动权必须树立大宣传的理念。只有改变部门为阵、各自为战的“单打一”的状况,将各方面的宣传教育资源有效整合起来,才能形成符合基层实际的强大合力,筑牢主流意识形态的基础阵地。

(作者: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

  民情民生是筑牢意识形态工作的基石

◎ 李正平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一定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这就告诉我们,在新形势下,既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又要强化基层基础、注重民情民生,才能从根本上筑牢意识形态工作的坚强基石。

1.关注基层强引导,让群众听你。

始终坚持“三贴近”原则,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基层,把更多的镜头对准基层,眼睛向下,重心下移,才能接上地气。进一步强化群众观点、坚定群众立场,自觉贯彻群众路线,主动面向群众、热忱服务群众。在思想作风上进一步增进对群众的感情、拉近同群众的距离;在工作内容上进一步反映群众愿望、满足群众需求;在工作载体上进一步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回答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同时,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整个媒体格局、传播方式、舆论生态发生了深刻变化。为此,要在实践中变单向传播为双向互动,变单一传播为分众传播,变我说你听为交流沟通,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发声,在多元多样中立主导,在互动互通中谋共识,使党委政府的声音、正确权威的信息真正成为舆论的主流,让广大基层群众愿意听、听得懂、听得进。

2.体察民情重民生,让群众信你。

人民群众的思想问题和社会舆论特别是负面舆论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社会民生问题得不到解决。因此,在加强管理的同时,要及时掌握民意,关注民情,解决民生。针对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就业、医疗、社保、环保、住房、教育等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大力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措施,推动社会民生问题得到解决,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让群众满意,得百姓口碑。准确分析研判预警,尽早化解苗头问题,有效处置基层群众关注的热点,做到对社会热点第一时间发声回应,对群众关切第一时间解疑释惑,使人民群众切实体会到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温暖。当前,网络已经成为群众表达民意、反映民生的重要途径。为此,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综合性网上民生服务平台,留住网民,汇集舆情,统筹协调当地党委政府与民生直接相关部门的资源和力量,建立相应的运行机制,推动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不仅恰逢时宜,而且是当务之急。唯其如此,党委政府所传播的信息才能占据主导,才能有效地理顺群众情绪,树立党委政府公信力,我们所倡导和传播的意识形态,才能真正让群众信服并维护。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