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六安纪念改革开放三十五周年——成就农业强市的梦想

安徽六安纪念改革开放三十五周年——成就农业强市的梦想

核心提示:“十六大”以后,中央对农村实行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支农政策。2004年,开始实行的农业补贴,在当时被认为是工业反哺农业时代的来临。紧接着,2006年1月1日,具有历史意义的时间节点——— 取消农业税,延续2600年的“皇粮国税”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中国改革开放35年的历程是一部厚重的史诗,六安市的发展是与其同频共振的一章。十一届三中全会使中华民族走上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十八届三中全会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总动员,必将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报自今天起推出《见证——— 纪念改革开放 35周年》栏目,旨在全面回顾总结改革开放35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示新时期老区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使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凝心聚力,投身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中,加快建设幸福六安。

“11月初,省里组织了一次家庭农场主培训,我很荣幸参加了,增长了不少知识。”今年5月,裕安区第一家家庭农场主张成兵,谈起半年来的新变化,感触颇深。他说,目前农场正在申报示范家庭农场,如果申报成功就能获得相应资金扶持,发展底气就足了。而在此前,农场已经申请了10万元贴息贷款,这对于农场一年30多万元的投资额来说,还是比较乐观的。为此,他的农场又扩建了两处彩钢蔬菜大棚。

张成兵,裕安区固镇镇苏小店村村民,2006年回乡创业,成了当地的农业大户,2007年即实现纯收入30万元,回家创业的富足和自身价值的充分体现,他的成功,吸引了在外务工的哥嫂加入了创业的队伍。目前农场以开发农村循环经济为目标,已实现总投资100多万元,总种养面积160亩,成为集白鹅、猪、鱼、果、蔬菜、粮食作物等于一体的种养结合的生态型家庭农场。

改革开放35周年图表从家庭联产承包,到土地流转,再到家庭农场的兴起。由外出务工,到回乡创业,再到个体户。政策的变化,身份的转变,折射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展实践的不断创新和进步。

1978年,改革的春风还携带着丝丝寒意,时属六安地区的肥西县山南区和六安县三十铺、徐集区部分村组,尤其是以山南区小井庄为代表,开始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和皖东的滁州地区一道,开创了农业大包干的先河,得到了邓小平的高度赞扬。

包产到户,使全区500万农民长期被束缚的创造力得到了空前的激发,农村改革由点到面,逐步深入。数据显示,1978年,原六安地区人均粮食拥有量达到348公斤,为当时历史最好水平。

1980年,霍邱县陈咀公社6户农民联办拖拉机站的行动受到胡耀邦的称赞,视为新事物;1982年,六安地区在农业上作出“扶持新的联合体,发展多种经营专业户”的决定,短短一年,全区各种农业专业户发展到16万多户,联合体3万多个;1984年,粮食统购改为合同定购,农村市场体系逐步发育,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20世纪90年代,依靠科技振兴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成为六安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全区农村经济自此走上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轨道。

“十六大”以后,中央对农村实行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支农政策。2004年,开始实行的农业补贴,在当时被认为是工业反哺农业时代的来临。紧接着,2006年1月1日,具有历史意义的时间节点——— 取消农业税,延续2600年的“皇粮国税”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2008年,我市跻身全国新开工建设的6个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优质高产水稻生产基地30万亩。该项目的实施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市粮食特别是水稻的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2009年,我市出台了土地流转的实施意见,土地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有序推进,有力地促进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2013年1月,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发展“家庭农场”的政策,鼓励和支持家庭农场发展。此后家庭农场在我市如雨后春笋般兴起。

改革出动力 发展续新篇

“为支持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国家不断有新的政策出台,从农业补贴到取消农业税,再到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及逐渐完善的农村医疗和养老保障,这些具体的惠农政策出台,激发了我们活力,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张成兵为回乡创业感到庆幸。

统计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业总产值增长了46.3倍,年均增长12.0%,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3.0%;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183万吨增加到2012年的449.1万吨,农业抗风险能力显著提高,综合生产能力跨上新台阶,农业生产方式也由传统手工作业向新型农业现代化转变。2012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667万千瓦,比1978年增长17.5倍。霍邱县、寿县连续多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

农村发展日新月异。35年来,在国家、省、市系列政策推动下,农村发展迅速。2012年,全市完成农村投资52.4亿元,是1978年全部投资额的 139.8倍,比 1995年增长12.4倍。农村用电量由1978年的3743万千瓦时增加到2012年的121563万千瓦时,年均增长10.8%。新农村建设、美好乡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农村清洁等工程实施,进一步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截至2012年年底,全市所有乡村实现了村村通电、通邮、通广播电视。覆盖全市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网基本建成,光纤通信新路、电话、互联网通达所有行政村。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97元增加到2012年的6535元,增长了32.2倍,年均增长10.9%,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5.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相信,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在新的“三农”发展政策引领下,六安这个农业大市必将迎来新的辉煌,成就农业强市的梦想。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