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授叫嚣“我的命十条命换不来”的底气何来?(3)

【案例】教授叫嚣“我的命十条命换不来”的底气何来?(3)

就像很多地方医院搞的高档干部病房,其实就是在人为的制造医疗资源方面的稀缺和紧张,而且还会固化这种由于身份所带来的医疗机会的不平等,进而加剧干部和群众之间的不信任和矛盾。所以对于像这位川大教授这样有着特权思想的人,有必要给他以学校处分的方式提醒他,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放弃这种特权精英思想,才能真正走群众路线,才能真正让老百姓拥护,对一个大学教授来说是如此,对广大党政官员来说更是如此。

这位川大教授在道德上的失范之举让人汗颜,但同时我们也要反思自己一下,是不是或多或少也存在一些身份和自我优越感,是不是应该更心平气和的平视别人,对那些处在社会最底层的群体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理解,这才是我们从新闻中所能汲取的最有益的东西。

拒绝转入普通病房的教授缺了德

近日,一则“牛气冲天的教授爆粗口”的新闻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引发众多网友围观。舆论似乎一遍倒,大家一致声讨“教授”没道德、没良心、没人性。看罢这样的新闻,怎一个“悲哀”了得!古人云:“德教为先,修身为本。”就国家而言,“德者,国之基也”;就群体而言,“德者,民之信也”;就个人而言,“德者,才之帅也”。可是堂堂一个大学教授却不懂得这些道理,甚至表现出毫无底线的道德缺失。笔者不禁想问教授先生,“到底是您生病了,还是我们的社会病了?”

实际上,学者、教授乃至知名的主持人等爆粗口已不是个案,类似的事情近年来层出不穷。有人认为,中国文化一向讲究知识分子的个人修养,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先从修身开始,学者、知识分子,特别是大学教授屡屡骂人,爆粗口,已经引起了许多争议,这也让教授这个词在当今社会的信誉度直线下降,甚至于在某些时候成为骂人的话。

一个知识分子必然要有所担当,这表现在为社会、为公众的考量方面,而非像一个小丑一般,把泼脏话当做一种可炫耀的资本。“老子是个教授”“他们的命关老子屁事”等言语岂是一个教授能够随意说的,不少网友留言声讨该教授的恶劣行为,称其“有身份没素质”“极端自私”,更有人质疑:“这样的教授,能带出好学生吗?”

他不仅没有体现出一个负责任的、有公共意识的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反而把人性最丑恶的一面展现给社会—要知道你是一个公众人物,必须对自己的发言负担社会责任,而不能只图一时口快。

为什么知识分子这么少?又为什么教授们总是曝出种种负面新闻?

当今的教授,其实有种种不好的发展倾向。第一是商业化,他们把知识当作商品来贩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了房地产商,就说房价应该涨,见了官员,就说经济一片好,出现问题不知道该怎么办,就说胡话。第二种是粗鄙化,教授在社会中的地位大不如前,这使得很多教授处于生活的焦虑中,为房子,为孩子,为钱奔波。第三,人格的缺陷化,教授一方面在社会中的地位评价仍旧不低,另一方面实际的境遇远不如意,所以利用话语权骂骂咧咧。第四,学术视野狭窄化,博士本应该是视野宽阔的,但如今考博的,只是注重导师关注的课题,导师关注什么,他们就拼命关注什么,以此来讨好导师。过去的博士,追求的是经世致用,而今天的博士,大多已经混同于一般人,甚至视野还不如一般人。”

如何改变教授的沦落,是涉及到整个社会环境的问题,并不仅仅是大学和教授的原因,至少在目前,这样的事情值得整个社会的反思。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