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准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如何准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继往开来,高瞻远瞩,是今后全党全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指南。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说:“党的十八大报告勾画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宏伟蓝图,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近几个月,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全党全民掀起了学习“十八大”政治报告的热潮。各行各业特别是理论界发表了不少深入探讨的学习心得,对推动学习起了很好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有少数人以学习“十八大”为名,歪曲“十八大”的基本精神,力图制造思想混乱,误导群众。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十八大”政治报告先后有五处论及这个问题,力求加快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术界有不同理解由来已久,属于百家争鸣范围内的争论无可厚非。但是我读了高尚全先生最近发表的《“十八大”后的市场化改革重点》一文,(以下简称《高文》),认为其中的许多说法有违于“十八大”以及我们党历次代表大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观点,有必要写这篇文章同他商榷。

(一)

《高文》在第一个小标题:“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不动摇”中写了这样一段话:“目前,虽然极左思潮受到其他事件的影响一时偃旗息鼓,但是也出现了所谓的‘中国模式’、‘国家资本主义’等,行政过度干预市场仍然影响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完善。‘中国模式’之所以引起争论,就是因为其强调政府行政主导,而且主张用模式固化下来,这样不利于深化改革。所谓‘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将‘国家资本’用‘主义’进行强化,显然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背道而驰的”。关于所谓“中国模式”、“国家资本主义”《高文》在下文还有更详细的说明,我将进行具体的分析批判。我所以引用《高文》的这一开场白,是想说明高尚全先生的这篇文章不是一般的学习心得,也不是学术探讨,而是在进行政治批判。

什么是“国家资本主义”?凡是多少了解一些马克思主义的人都知道,在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时曾倡导过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一些西方国家的经济学者提出,由于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所谓新兴经济体推行了国家资本主义,成为全球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而高尚全先生所批判的“国家资本主义”与以上两者都不相同。《高文》在“坚持国有经济的正确定位不动摇”这个小标题下写道:“国有经济如何定位,目前尚未取得共识。有些人认为,国有经济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础。按照这个‘基础论’定位,国有经济就只能进,不能退,因为‘进’才能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退’就会削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这段话说的很明白,“国家资本”不能用“主义”来强化是因为这样一来国有经济就只能进不能退了。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