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同志1993年在《搞好国有企业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一文中指出:“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保证。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力军。只有国有大中型企业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成为市场的主体,我国的市场体系才能完备、健全和发展,才能确保市场的统一开放、有序竞争。” 1994年江泽民同志还曾以球赛为例,生动地说明了大中型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所处的关键地位。他说:“一场好的球赛,如果没有好的球员,即便有再好的比赛规则,也没法打出一场高水平的球赛。球赛的水平同主力队员、明星队员的表现关系甚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就处于‘主力队员’、‘明星队员’的地位,一定要使它们充满生机和活力,发挥好主导作用,这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顺利建立和运行起来。”党的“十四大”以后直至“十八大”,一贯重视国有经济、国有企业,强调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力量。“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产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有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这同江泽民同志的上述讲话在基本精神上是一致的。近年来,有些人以非公经济在GDP贡献率上、企业户数上,从业人员数量上均超过了公有经济为由,质疑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杨承训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主体》的文章,从国有企业的全民所有制性质,它在宏观调控中所处的地位,它所拥有的雄厚资源和较强的科技创新力量,它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是抵御国际经济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主要力量等方面,论证了国有企业为什么始终是第一主体。
细读高尚全先生这篇文章,名为《“十八大”后的市场化改革重点》,实际上并没有贯彻“十八大”的精神,重点不在于壮大国有企业这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主体,而是以“反垄断”之名力图贬低国有企业。这又不禁让我联想起张维迎教授的一句话:“我们很难想象,在一个国有企业占到如此大的比重,如此重要的地位的情况下,中国能够进入真正的市场经济。”
“十八大”以后,面临着国际、国内极为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健康发展的确是一个十分复杂而重大的难题。本文在与高尚全先生商榷的同时,实际上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不妥之处,欢迎批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