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领导人拒绝改革的后果(2)

苏联领导人拒绝改革的后果(2)

随着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特别是1956年苏共二十大及随后波匈事件的发生,苏联农民期盼解散集体农庄的愿望再次彰显出来。赫鲁晓夫等苏共领导人了解苏联农民对于集体农庄制度的态度,可是,他只是对苏联农业政策的细枝末节进行修修补补,采取一些措施调整集体农庄庄员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比如,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等,从而使苏联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的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但是,这些措施并没有触及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及其体制的实质。虽然政府提高了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从1952—1964年期间,国家收购各种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但是,国家收购各种谷物和畜产品的收购价格仍旧由政府决定,而不是由集体农庄庄员自己来决定,更不是由市场来决定,因为社会主义的苏联不存在市场经济,集体农庄庄员无权决定自己的生产活动过程和生产活动内容,也无权决定自己的劳动产品如何分配,这一本质没有变化,他们对国家的依附地位没有改变。因此,当农业生产无法达到预期指标时,赫鲁晓夫认为主要原因在于集体农庄庄员花在集体农庄里的劳动时间太少、而花在自己宅旁园地里的劳动时间太多,于是采取强制性措施迫使集体农庄庄员的主要精力花在集体农庄上,认定宅旁园地是“资本主义的残余”,必须采取措施加以控制。他还声称“现在我们已走上了康庄大道。集体农庄已成为农民亲切的家”。也就是说,赫鲁晓夫并没有从根本和实质上触及集体农庄制度,也就无从谈起去突破这一制度了。

一直至苏联解体,苏联的集体农庄制度虽曾在形式上略有变化,但是集体农庄庄员无权安排自己的生产、更无权决定自己的劳动产品如何分配、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长期受遏制的基本状况不曾发生改变,这导致了苏联农业长期落后并且直接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早在1978年12月,邓小平就发出警告:“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1985年8月在会见津巴布韦客人时邓小平再次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拒绝、拖延改革,就意味着僵化,僵化则意味着活力和生命力的丧失,因而,苏共亡党、苏联解体实际上是早就注定了的。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