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8日扣动了削减量化宽松(QE)的扳机,出乎市场预料。就业市场改善是美联储选择此时退出的主因。与此同时,美联储即将迎来权力交接的历史性时刻,政策重心将从资产购买向低利率前瞻指引倾斜。分析人士认为,美联储退出QE对中国的冲击将小于预期。
(图片:12月18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南克在政策例会后举行记者会。)
就业市场改善为QE退出最大推动力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记者会上说,近期的经济指标增加了美联储对就业市场继续改善的信心。过去12个月里的月均新增岗位接近20万个,失业率目前已降至7%,财政紧缩的影响将减轻,经济增长的强劲程度预计将足以支撑就业的继续改善。
本轮量化宽松始于2012年9月,后又于同年12月扩容,形成了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资产购买组合。在此之前,美联储分别于2008年和2010年推出了两轮量化宽松。
从今年5月伯南克第一次暗示美联储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开始削减量化宽松以来,市场经历了从剧烈震荡到逐渐镇定的过程。近期,国会两党达成了预算协议,部分减轻了自动减赤机制的杀伤力,减少了财政政策上的不确定性,加上近来经济数据较为强劲,这为美联储削减量化宽松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量化宽松政策的副作用和金融风险日益上升,也成为美联储考虑的重要因素。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