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安全论坛纵论“粮食与国家安全”(2)

中国国家安全论坛纵论“粮食与国家安全”(2)

袁隆平:希望杂交稻产量更高、国外推广更多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

水稻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我国高达60%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所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对保障我们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如何改进我们的粮食问题,唯一出路是通过科技进步提高粮食单位面积的产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办法很多,兴修水利,改良土壤,增施肥料,提高栽培技术水平等等。其中立竿见影的也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就是采用优良品种。就水稻来讲,就是推广杂交水稻,它能够比较大幅度地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1998年我们水稻种植面积是五亿亩,现在只有四亿五千万亩,减少了五千万亩稻田面积,但是增产了一千亿斤粮食,主要贡献就是杂交水稻的推广。

为了满足我们在新世纪国家对粮食的需求,农业部在上世纪1996年立项超级稻的计划,计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6年—2000年,指标是亩产达到700公斤以上,百亩田连收两年700公斤以上才是达标。第二是2001年—2005年,亩产800公斤;第三是2006年—2015年,亩产900公斤;第四期是2013年到2020年,亩产1000公斤。到2000年,我们培育成几个超级杂交水稻先锋组合,产量达到第一期目标,有千亩片达到亩产500公斤,生产大面积推广,这几年推广面积在千万亩以上,平均亩产产量达到550公斤。第二期超级稻提前一年在2004年实现,2006年开始生产大面积推广,去年年种植面积接近一千万亩,平均单产超过600公斤/亩。第三阶段的超级稻在2012年实现了900公斤/亩,在湖南的隆回县有一个百亩示范片,实际上是108亩,最后通过农业部的专家验收,亩产达到了926.6公斤。2012年我们向农业部建议移向第四期超级稻计划,得到农业部的批准,目标是亩产1000公斤。今年我们又在隆回县向1000公斤进发,最后通过农业部专家验收,本来希望今年突破,结果是988.1公斤,还差19公斤,这就是我们的第四期超级稻。我们计划2020年达标,争取2015年突破1000公斤,我是比较有信心的。

人家问突破1000公斤,水稻产量增长有底儿没有,还有没有潜力可挖?我说实现了一千公斤以后我不是心满意足,我还想往更高的产量攀登。我要发挥老骥伏枥的精神,要向1100、1200公斤进军。通过科技进步,我们中国人完全能够依靠自己解决粮食问题,我是非常乐观的。再加上国家的惠农政策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加大力度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我们中国人完全能够依靠自己解决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

我有两个粮食梦。第一个梦就是超级稻的梦,我梦见我们的超级稻在我的实验田长得比高粱还高,子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我希望我们通过超级稻的攻关能够圆这个梦,最后达到1200公斤。第二个梦就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杂交稻走出国门推广到全世界,现在全世界一共有23亿万亩稻田,其中如果有一半生产杂交稻,每公斤生产两吨,就是每亩增产130到150公斤,增加粮食就是一亿五千万吨,每年多养活四到五亿人口。如果这个梦实现了,第一个意义,为世界粮食安全和世界和平要做出我们的贡献。第二个意义,可以大加提高我们国家的国际地位,可以交更多的好朋友。第三个意义是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如何实现第二个梦,我们三中全会更加改革开放,国家要让我们的龙头种植企业走出国门,帮助他们鼓励他们支持他们。

今年菲律宾召开杂交水稻科技会议,他们把世界国际优良杂交稻品种都做展示,有40多个品种,一个品种一千平耕地,前三名都是中国的,现在表现最好的是两栖杂交稻。所以我现在呼吁让我们两栖化品种主动打出去,实现我的第二个梦,为世界和平和世界粮食安全做出我们中国人的贡献。

洪虎:要坚定地提高主要口粮价格

(吉林省原省长)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点,特别是对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匮乏禀赋不高的我国来说更应该是战略重点。

一、给粮食安全中的粮食正名,缩小粮食安全中粮食的范围。

在农产品中要把粮食与非粮食农产品区别开;粮食安全是农产品安全的重要内容,但是农产品安全不仅仅是粮食安全。粮食安全主要是谷类粮食安全;在谷物中要把稻谷小麦等细粮与玉米等其它粗粮谷物品种区别开来。粮食安全的核心是主要口粮的安全,集中力量确保主要口粮的安全在我国就是稻谷、小麦的安全。充分发挥辅助口粮的作用,适度分散对主要口粮的依赖程度,降低主要口粮的安全风险。

二、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逐步地、坚决地提高主要口粮价格,建立有利于维护中国粮食安全的价值体系。

粮食在通常情况下主要是由市场机制配置的经济资源,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运用价格杠杆调节供需平衡,这样做的好处,从大处说,促进了主要口粮生产和消费的开源节流,有利于调节分配关系,有利于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还有利于农作物的结构调整,靠市场机制价格引导农作物的结构调整;增加粮食用地征用成本,客观上起到保护粮食耕地的作用。

从小处说,一是增加了种粮农民收入提高他们种粮积极性,使得粮食增产不仅仅是国家的政策要求,还是农民的一种获利的行为。二是促进城市节约粮食。三是减少财政补贴一刀切的弊病,主要靠财政补农不如把粮价抬起来。现在对农民的补贴认为是一种支农富农的措施,这个还是站在政府宏观调控运用财政政策扶持的角度看;实际上应该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应该设计详细物价改革方案,逐步推进,但是要坚定的走出这一步,如果现在粮价还是很低,实际上农民种粮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

三、把维护粮食安全的重点放在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

咱们现行的做法是把维护粮食安全的责任都加到了粮食主产区的头上。凡是粮食大县都是财政穷县。本来财政就困难,还要自己掏钱为国家的安全承担责任去存多余的粮食,像这样的责任应该转到粮食主销区。现在我们主产区能调出商品粮的越来越少了,如果我们不采取差别化政策,不增加粮食主产区种粮积极性,从全国形势来看这对维护粮食安全是不利的。

粮食安全问题最容易发生的是主产区,现在把大量粮食存在主产区而不是存在主销区,存在主产区的粮食损耗利息要求主产区承担,一旦发生粮食安全或者粮食风险问题的时候,还得长途调运,从主产区把粮食调到主销区。那么为什么国家不能在主销区有意识多建立粮食储备库,加大主销区的省长的“米袋子”的责任,这样才有利于从两头来维护国家的粮食安全。

四、维护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在于科学技术。我们要重点发展旱作节水农业;要积极开发有机肥料、生物肥料等新型肥料;开发口粮新品种;发展立体农业;把出口杂交水稻技术与引进农产品结合起来;把粮食安全作为一个国家项目组织攻关。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