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安全论坛纵论“粮食与国家安全”(3)

中国国家安全论坛纵论“粮食与国家安全”(3)

李栋恒:对外国尚未有安全保证的食品坚决说不

(总装备部原副政委)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粮食安全靠自己,我们自己的饭碗主要装自己生产的粮食。这个指示非常重要,这个指示也应该成为我们对待和处理转基因作物的一个根本指导思想。

在这里,我要讲讲转基因作物与我国的粮食安全。第一,应该加强转基因的研究,尤其搞清并回答好人民关切的东西。转基因研究中国是走在前面的,这些年中国作物基因研究有了很多的发展,完成了粳稻的组合,完成了籼稻9311,2002年中国科学家和国际上合作完成多种作物的基因组测试,完成小麦D基因组和A基因组测试,在某些重要性征上我们取得了重要信息。我们下一步除了在这些问题上继续加强研究,我们还要加强对人们所关心的转基因食品到底对生物的肝肾、生殖系统有没有危害。刚才提出来到底对抗生素有没有对抗作用?对环境威胁有多大,有没有可疑性?对转基因后果无法控制的问题,现在也没有得到确定,这些问题是应该值得深入研究的。

我们既然有这么强大的转基因研究队伍,我们也相信他们能够从根本上推进转基因作物发展核心技术的掌握,也要对它们的长期效益进行研究。转基因的好处是什么、弊端是什么,怎么克服这些弊端?要下工夫说明。既然是新的事物新的科学,我们应该在这方面拿出更多的成果。既要关注它自身发展,还要对他的弊端加以消除。从基因上给一个国家制造灾难,从基因上使一个国家的粮食产生危机这完全是有可能的。我们也得警惕有些国际上用心不良的势力对中华民族在这方面做一些不应该做的问题。

第二,坚持确保创新无害作为转基因种植推广的核心载体。

第三,要切实加大关注力度,确保消费者根本利益。“黄金大米事件”是国家没有批准不允许的,这说明什么,说明有些利益集团在国家不允许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手段把一些尚未得到科学论证、确保安全的东西在推广,而且根本不贴标签,不说是转基因,甚至拼命地吹嘘怎么怎么好,价钱如何如何低,来引诱世人使用。

第四,大力发展中国现代化农业,立足自己解决粮食问题。我们自己生产的粮食够吃了,我们粮食安全问题也就解决了,我们还是要落实中央指示,很好地抓好农业现代化建设,解决好我们地的问题、解决好水的问题、解决好肥的问题,解决好种子问题,这样保证我们自己生产出来安全可靠的粮食,我们饭碗中盛的都是我们自己生产出的可靠的粮食,到那个时候我觉得我们才有权对外国的尚未有安全保证的食品坚决地说不。

张锋:良种良肥合力,为粮食安全增加雄厚底气

(四川成都市原市委副书记)

袁隆平院士讲了一个杂交水稻在中国实验推广的事例。我讲的第一个事例是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得奖人石畅旭院士领导的团队通过十年的探索发明了郑光纳米复合肥,这个复合肥在沙漠里头首先用来治理沙漠,在全国的不同的沙漠上治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四年来,这个纳米肥料又用在农业上,在二十几个省区六大类的农作物和几十个品种上使用,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水稻上已经取得了平均增产10-30%的效果。如果说用这样子的肥料,良种良肥,我认为国家的粮食安全、生物能源安全、土地安全乃至食品安全都可能提供一个有效的途径。另一个实例是最近微生物专家海博士研究的肥料,效果也很好。上述这两个肥料最近已经谈成要抱团发展,如果再跟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再抱团发展,那么良种良肥良法这个技术体系支撑起来,我想会对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增加雄厚的底气。

所以我们今天至少得到三个观点,第一,中国的粮食安全要依靠自己解决的坚定信念应该树立起来;第二,中国人能够解决自己粮食安全的坚强信心应该确立起来;第三要夯实中国人能够自己解决好粮食安全的雄厚底气。强调一点,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是体系思维、体系策划、体系统筹、体系建设、体系推进、体系合力。因为这八年的观察,没有这一套体系,单打独斗,单方面一朝一时解决不了面上的问题。比如说高科技怎么落地生根开花,人才就是个大背景问题,所以我们现在全力以赴抓农业经理人和现代化农民的培训教育,全国现在差额八百万,没有能搞现代农业的农民,这些高科技技术都可能打折扣,落不了地。我们一方面研究上面的政策,还要研究落地的办法。这一次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新型农业体系,我认为提得非常对。

我希望我们通过这一次战略研讨会,能够促进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跟石畅旭的纳米肥料和海博士的生物肥料结合起来,使杂交水稻尽快突破1000公斤的目标。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