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2)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2)

昆曲是发源于14、15世纪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的表演艺术。

昆曲是发源于14、15世纪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的表演艺术。

进入清代以后,昆曲仍然保持着持续兴盛的势头。明末清初,又出现了一个昆曲作家群,后人称之为苏州派。与前辈剧作家相比,他们更加关注现实,力图用自己的创作来挽救时势,矫正人性的偏差。虽然苏州派剧作家并没有彻底摆脱官僚绅士阶层的影响,但也给昆曲领域带来了不少新鲜的气息,明代各个时期的政治图景及新兴市民阶层的思想和生活状况在他们的作品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在艺术上,他们超越了昆曲过分重视优美的美学传统,显示出宏大的叙事风格。苏州派剧作家中以李玉(生卒年不详)的成就为最大,他充分掌握了昆曲表演的特点,在创作中将舞台性与文学性结合起来,写出《清忠谱》《千忠戮》《一捧雪》《占花魁》等三十多种优秀的昆曲作品,赢得了当时及后世大批观众的喜爱,在明末清初的昆曲舞台上产生过不小的影响。跨越两个朝代的苏州派剧作家为清初昆曲创作开辟了道路,康熙年间,洪升(1645―1704)的《长生殿》和孔尚任(1648―1718)的《桃花扇》两部集大成式的重要昆曲作品相继问世,标志着新一轮昆曲创作高潮的到来。 清代初年还有一位十分重要的剧作家李渔(1611―1680)。李渔是个天才型的作家。李渔平生创作了十个昆曲剧本,还撰写了在中国戏剧理论史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闲情偶寄》。他在艺术上有很多新颖的见解。李渔昆曲创作的代表作是《风筝误》。从清代初年到清代中叶,家庭剧团和职业剧团是昆曲演出的主要力量,宫廷昆曲演出也有所发展。遗憾的是,到了清代中叶,昆曲经过长时间的繁盛之后,日渐失去原有的活力,开始走向衰微。而清政府颁布的包括禁止官员拥有家庭戏班的禁令,使家庭昆曲剧团不复存在,文人和绅士阶层与昆曲的密切联系遭到了致命的破坏,昆曲失去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基础,只能在苦苦撑持中不断衰落下去。

在原来昆山腔的基础上,汇集南方和北方各种曲调的长处,借鉴江南民歌小调音乐,整合出一种不同以往的新式曲调

在原来昆山腔的基础上,汇集南方和北方各种曲调的长处,借鉴江南民歌小调音乐

昆曲所代表的美学趣味凝聚了中国广大地区文人的美学追求以及艺术创 造。 昆剧作为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有着巨大影响的剧种,和它本身超绝的艺术魅力有着的紧密关系,其艺术成就首先表现在它的音乐上。昆剧行腔优美,以缠绵婉转、柔漫悠远见长。在演唱技巧上极其注重声音的控制,在演唱技巧上,昆剧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快慢以及咬字发音,并有“豁”、“叠”、“擞”、“嚯”等腔法的区分以及各类角色的性格唱法“南北合套”的使用很有特色:一般情况是北曲由一个角色应唱,南曲则由几个不同的角色分唱。南北曲的配合使用办法,完全从剧情出发,使音乐尽可能完美地服从戏剧内容的需要。

责任编辑:高潮,蔡燕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