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观是毛泽东思想的本质 (3)

人民观是毛泽东思想的本质 (3)

核心提示:毛泽东为中国人民创造的盖世辉煌,可以归结为他的无限魅力、雄才大略等方方面面,集中到一点就是毛泽东的人民观。人民观是毛泽东思想的本质,是毛泽东领导中国走向成功的最重要的法宝。毛泽东人民观的内涵至少包括以下四点:一、彻底的唯物史观。毛泽东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政权,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在理论和实践上实现了新的飞跃;二、坚定的群众路线。毛泽东的人民观既包括创造历史的动力观又包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论,提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三、热爱人民的深厚情感。从根本立场根

三、热爱人民的深厚情感

毛泽东从小就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凝结和养成了与人民群众真挚深厚的情感。他9岁在家乡韶山南岸就读私塾,熟读《三字经》、《论语》、《孟子》、《诗经》等,并深受母亲的影响,对贫苦大众有着强烈的同情心。19岁时考入长沙湖南第一师范后,便孜孜以求攻读宋明理学、朱熹哲学。特别在杨昌济老师指导下,认真研读朱熹的《近思录》、《四书集注》等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史学典籍抱有浓厚的兴趣。后来又熟读《春秋左传》、《史记》、《资治通鉴》、《日知录》等。特别爱好王船山、谭嗣同的著作和康有为、梁启超的文章,还精心研读过曾国藩的著作。这些深厚的国学基础和渊博的历史知识,对毛泽东后来成为一代伟人,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从对待人民群众这个角度来讲,正是由于受到这些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因此特别强调儒家的民本思想,即民为贵,君为轻。在这方面他曾有过许多深刻的阐述。比如,“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人民的感情是最纯朴的,思想是最干净的,尽管他们的手是黑的,脚上沾有牛屎,但他们的思想境界还是比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都要高尚得多。他把群众比作手足,与人民群众同住一个屋檐下,他给普通的老农祝寿,宁肯自己受冻,把棉被给炊事员盖,等等。无论是青年奋斗时期,还是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无论是作为一名普通的革命者,还是作为一名领袖,他都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这种平民本色,保持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

毛泽东还非常强调对人民群众的感情是共产党人的根本态度和根本立场问题。尤其是在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他更是把这个问题上升到革命和建设成功与否的战略高度上去认识。要求全党的干部从根本上确立党的群众观点和民主观念。毛泽东曾讲到: “很多人对于官兵关系、军民关系弄不好,以为是方法不对,我总告诉他们是根本态度(或根本宗旨)问题,这态度就是尊重士兵和尊重人民。从这态度出发,于是有各种的政策、方法、方式。离了这态度,政策、方法,方式也一定是错的,官兵之间、军民之间的关系便决然弄不好。”这些都充分回答和解决了我们共产党员和党的各级干部,应该以什么样的立场和态度对待人民群众,以什么样的精神和力量去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性问题。

毛泽东对人民群众的无比情怀,不仅充分体现在他的重要思想和各种重要论述中,更体现在他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生死与共的具体行动上。毛泽东最看不得的就是群众受苦。早在红军时期,他就在一次战斗中从指挥所跑到前线为伤员包扎伤口,并亲自背伤员赶往救护所。还曾亲自带领警卫员下井掏污泥,把老古井清洗干净,让人民群众喝上清水。延安时期,毛泽东说过:“我听不得穷苦百姓的哭声,看到他们受苦,我忍不住要掉泪。”毛泽东一生中有记载的三次放声大哭两次是为人民:一次是河南驻马店发大水,老百姓躲在树上,被毒蛇咬死,毛泽东听到这些情况,由抽泣变为嚎啕大哭,还说我这人泪窝浅,爱哭;一次是唐山大地震,毛泽东看着报告放声大哭,很长时间停不住。作为一代叱咤风云的开国领袖,毛泽东面对国民党的百万大军、侵略者的飞机大炮,他从不畏惧、从不低头,而在天灾人祸面前,却放声痛哭。很显然,他是在为人民受苦而哭。毛泽东的这些话语和哭声,都是发自肺腑和心底的,充分表达了他深厚的人民情怀。毛泽东一生为着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幸福而孜孜以求。据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当他得知许多老百姓吃不饱后,非常自责和内疚,主动将自己的生活标准降低,连最爱吃的红烧肉也取消了。省下这几个钱,虽然只是杯水车薪,但对困难中的中国人民则是很大的精神鼓舞。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