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总和,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历史长河中,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工业文明从十八世纪到现在有三百多年,快四百年了。生态文明是以联合国三次会议为标志,世界有关环境发展的认识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四个模型。全球经济发展的严酷现实告诉我们,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地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的不可或缺的主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不存在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和谐共存、共同促进的关系,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发展,牢固树立可持续的生态文明发展观。
生态文明的核心要素是要公正、高效、和谐和人文发展。世界北部的国家和南部的国家都出现了不同的生态运动,北部的国家主要是防治污染,南部的国家主题是防止资源枯竭,要解决全球环境资源问题,就要全球协商,就必须在全球范围内有计划地放弃西方传统工业文明的模式,我们国家的制度不是以盈利为目的,我们的调整有制度的优越性和政治的优越性。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在35年前改革序幕刚拉开的时候,邓小平就在全国划了十八个地方不准工业、不准军用,其中有一个就是河南的信阳,信阳这个地方地表水都没有破坏,挖一两米淡水就出来了,地下水都没用。我们国家近500年来有三个避暑胜地:一是北戴河,二是鸡公山,三是承德。这个鸡公山就是河南信阳的鸡公山,信阳是楚国文化,在行政区域里归于河南,在鸡公山上有600多套别墅,都没有住人,我们国内建别墅都上河南信阳的鸡公山去学习。
如果我们把生态的文明解决了,发展的问题解决了,西方的制度是不攻自破了。这就是为什么把生态文明提这么高?现在要慢慢把生态提到第一位,生态式发展,不利于保护生态的发展我们宁愿不要,不是为了发展破坏生态,现在把生态放在第一位。
上述是我学习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体会,请各位领导和专家批评指正。谢谢各位!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